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坐便器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坐便器综合性能试验台。
背景技术:
2.智能座便器的臀部洗净采用独特涡流旋转气泡式喷嘴,具有按摩效果和促进血液循环,完全洁净感受,避免细菌繁殖,智能坐便器起源于美国,用于医疗和老年保健,最初设置有温水洗净功能,后经韩国,日本的卫浴公司逐渐引进技术开始制造,加入了座便盖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坐便器大体上分为三种,一种为带清洗、加热、杀菌等的智能坐便器,一种为可自动换套的智能坐便器,另外一种是自动换套加清洗功能智能坐便器,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对智能坐便器提出更高要求,对智能坐便器需要做好检测,降低使用时故障发生率。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智能坐便器可能会出现一些电器元件的故障,尤其是涉及安全方面,需要对智能坐便器进行漏电和阻燃综合安全性能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仪器检测项目比较单一不能同时满足多个检测项目。
4.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坐便器综合性能试验台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坐便器综合性能试验台,通过漏电检测组件,通过防水插线板一对智能坐便器供电,然后通过环形喷管对智能坐便器四周进行喷水,再通过电流检测器检测智能坐便器外壁进行检测是否有漏电情况,以解决检测智能坐便器受水淋时是否存在漏电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坐便器综合性能试验台,包括本体、漏电检测组件和阻燃检测组件,所述本体内壁固定安装漏电检测组件,所述本体顶部固定安装阻燃检测组件,所述本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固定安装顶板,所述顶板底部设有漏电检测组件,所述漏电检测组件包括清水箱,所述清水箱固定安装在顶板底部,所述清水箱底部固定安装防水插线板一,所述清水箱底部开设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波纹伸缩软管,所述波纹伸缩软管底端固定连接环形喷管,所述环形喷管底部均匀分布喷头。
7.优选的,所述支架内壁固定安装检测台,所述检测台底部固定安装污水箱,所述检测台顶部开设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延伸至污水箱内部。
8.优选的,所述环形喷管外壁固定安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对称安装两组活动块二。
9.优选的,所述清水箱底部固定安装活动块一,所述活动块一与活动块二配合使用。
10.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一和活动块二之间活动连接气缸一。
11.优选的,两组所述气缸一之间固定连接推板。
12.优选的,所述清水箱底部与推板之间活动连接气缸二。
13.优选的,右侧所述支架内壁固定安装电流检测器,所述电流检测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测电导体,所述测电导体延伸至检测台顶部。
14.优选的,所述阻燃检测组件包括燃气罐,所述燃气罐固定安装在清水箱底部,所述燃气罐输出端固定连接燃气管,所述燃气管外壁固定安装阀门,所述燃气管外壁固定连接火焰喷枪。
15.优选的,所述漏电检测组件还包括防水插线板二,所述防水插线板二对称设有两组。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漏电检测组件,通过防水插线板一对智能坐便器供电,然后通过环形喷管对智能坐便器四周进行喷水,再通过电流检测器检测智能坐便器外壁进行检测是否有漏电情况;
18.2.通过设置阻燃检测组件,通过火焰喷枪对智能坐便器非金属部件进行明火灼烧,从而方便检测智能坐便器阻燃效果,从而提高智能坐便器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燃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缸二侧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中防水插线板二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本体100、支架110、万向轮120、顶板130、检测台140、排水口141、污水箱150、电流检测器160、测电导体161、漏电检测组件200、清水箱210、防水插线板一220、出水口212、波纹伸缩软管230、环形喷管240、喷头241、支撑架242、活动块一213、活动块二243、气缸一250、推板251、气缸二260、防水插线板二270、阻燃检测组件300、燃气罐310、燃气管311、阀门320、火焰喷枪330。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实施例1:
27.参照附图1
‑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坐便器综合性能试验台,包括本体100、漏电检测组件200和阻燃检测组件300,具体的,所述本体100内壁固定安装漏电检测组件200,所述本体100顶部固定安装阻燃检测组件300,所述本体100包括支架110,所述支架110顶部固定安装顶板130,所述顶板130底部设有漏电检测组件200,所述漏电检测组件200包括清水箱210,所述清水箱210固定安装在顶板130底部,所述清水箱210底部固定安装防水插线板一220,所述清水箱210底部开设出水口212,所述出水口212固定连接波纹伸缩软管230,所述波纹伸缩软管230底端固定连接环形喷管240,所述环形喷管240底部均匀分布喷头241;
28.漏电检测组件200具有检测智能坐便器防水防漏电性能的作用,支架110具有支撑和安装漏电检测组件200和阻燃检测组件300的作用,顶板130具有固定安装清水箱210的作用,清水箱210具有盛放清水的作用,防水插线板一220具有方便对智能坐便器供电的作用,出水口212具有方便将清水箱210中清水导入到环形喷管240的作用,波纹伸缩软管230具有导流的作用,环形喷管240具有均匀安装喷头241的作用,喷头241具有方便对智能坐便器全方位洒水的作用;
2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10内壁固定安装检测台140,所述检测台140底部固定安装污水箱150,所述检测台140顶部开设排水口141,所述排水口141延伸至污水箱150内部,具体的,检测台140具有放置智能坐便器进行检测的作用,污水箱150具有收纳智能坐便器内部测试用水的作用;
3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喷管240外壁固定安装支撑架242,所述支撑架242顶部对称安装两组活动块二243,具体的,支撑架242具有方便安装活动块二243的作用;
31.进一步地,所述清水箱210底部固定安装活动块一213,所述活动块一213与活动块二243配合使用;
3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一213和活动块二243之间活动连接气缸一250,具体的,气缸一250具有方便在伸缩调节环形喷管240高度的作用;
33.进一步地,两组所述气缸一250之间固定连接推板251,具体的,推板251具有方便通过气缸二260推动气缸一250绕活动块一213旋转的作用,从而方便控制喷头241对智能坐便器进行全方位喷水检测是否有漏电情况;
34.进一步地,所述清水箱210底部与推板251之间活动连接气缸二260,具体的,气缸二260具有方便推动气缸一250旋转的作用;
35.进一步地,右侧所述支架110内壁固定安装电流检测器160,所述电流检测器160输出端电性连接测电导体161,所述测电导体161延伸至检测台140顶部,具体的,电流检测器160设置为mcl1000d,电流检测器160具有方便检测智能坐便器受到水淋后表面是否漏电的作用,测电导体161具有方便导电的作用;
36.进一步地,所述阻燃检测组件300包括燃气罐310,所述燃气罐310固定安装在清水箱210底部,所述燃气罐310输出端固定连接燃气管311,所述燃气管311外壁固定安装阀门320,所述燃气管311外壁固定连接火焰喷枪330,具体的,燃气罐310具有盛放燃气的作用,阀门320具有控制燃气管311内燃气流量的作用,火焰喷枪330具有喷射火焰检测智能坐便器阻燃效果的作用。
3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将带测试的智能坐便器放置在检测台140顶部,通过防水插线板一220对智能坐便器供电,将智能坐便器底部污水排水口与排水口141连接,然后通过驱动气缸一250调节环形喷管240高度,通过控制气缸二260伸缩调节,从而推动气缸一250绕活动块一213旋转,从而方便通过环形喷管240对智能坐便器四周进行喷水检测智能坐便器防水性能,同时将测电导体161与智能坐便器外壁连接,通过电流检测器160查看是否有电流,从而检测智能坐便器是防水性能和是否发生漏电的作用,通过打开阀门320,通过燃气罐310对火焰喷枪330供气,通过火焰喷枪330对智能坐便器非金属部件进行喷射火焰,从而检测智能坐便器综合安全性能。
38.实施例2:
39.参照附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坐便器综合性能试验台,包括防水插线板二270;
40.进一步地,所述漏电检测组件200还包括防水插线板二270,所述防水插线板二270对称设有两组,具体的,防水插线板二270具有方便对智能坐便器进行供电的作用;
4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将带测试的智能坐便器放置在检测台140顶部,通过防水插线板二270对智能坐便器供电,将智能坐便器底部污水排水口与排水口141连接,然后通过驱动气缸一250调节环形喷管240高度,通过控制气缸二260伸缩调节,从而推动气缸一250绕活动块一213旋转,从而方便通过环形喷管240对智能坐便器四周进行喷水检测智能坐便器防水性能,同时将测电导体161与智能坐便器外壁连接,通过电流检测器160查看是否有电流,从而检测智能坐便器是防水性能和是否发生漏电的作用,通过打开阀门320,通过燃气罐310对火焰喷枪330供气,通过火焰喷枪330对智能坐便器非金属部件进行喷射火焰,从而检测智能坐便器综合安全性能。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