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11-12  8


本技术涉及活塞杆,具体为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


背景技术:

1、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

2、以液压油缸由,缸筒、活塞杆、油缸杆、活塞、端盖几部分组成,现有的活塞杆大多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在活塞杆运动中对于连接组件处容易受到承载压力出现晃动,降低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3、因此,需要对活塞杆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活塞杆大多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在活塞杆运动中对于连接组件处容易受到承载压力出现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具备高精度的优点,解决了活塞杆大多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在活塞杆运动中对于连接组件处容易受到承载压力出现晃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包括;

3、活塞杆本体;

4、锁死机构,所述活塞杆本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活塞杆本体左侧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

5、所述锁死机构包括底座、滑柱、c型板、正反螺杆和三角板,所述活塞杆本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c型板,所述底座的前端和背端均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有正反螺杆,所述正反螺杆的背端贯穿至底座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座与正反螺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正反螺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内侧与c型板的一侧接触。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固定环,所述活塞杆本体左侧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左侧且套接在活塞杆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柱配合使用。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强磁铁,所述强磁铁与三角板配合使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正反螺杆表面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内腔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直径大于正反螺杆的直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死机构的设置,能够使正反螺杆旋转带动三角板往内侧移动,三角板往内侧移动接触c型板迫使c型板相互靠近,c型板靠近对活塞杆本体进行夹持保持稳定,替代现有的活塞杆大多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在活塞杆运动中对于连接组件处容易受到承载压力出现晃动,从而提高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使限位杆和固定环对活塞杆本体进行限位,避免了活塞杆本体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



技术特征:

1.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杆(31)和固定环(32),所述活塞杆本体(1)左侧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1),所述限位杆(31)的左侧且套接在活塞杆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与滑柱(22)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2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强磁铁(5),所述强磁铁(5)与三角板(25)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螺杆(24)表面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6),所述防滑块(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25)的内腔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的直径大于正反螺杆(24)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高精度高密度活塞杆,包括;活塞杆本体;锁死机构,所述活塞杆本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活塞杆本体左侧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锁死机构包括底座、滑柱、C型板、正反螺杆和三角板,所述活塞杆本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本技术通过锁死机构的设置,能够使正反螺杆旋转带动三角板往内侧移动,三角板往内侧移动接触C型板迫使C型板相互靠近,C型板靠近对活塞杆本体进行夹持保持稳定,替代现有的活塞杆大多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在活塞杆运动中对于连接组件处容易受到承载压力出现晃动,从而提高了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陈宇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升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87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