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11-11  10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2、变频器安装在控制柜内部,变频器的壳体四角设置安装孔,与控制柜内部的安装板对接安装,内部拧转螺丝进行螺纹压合固定,但是变频器维护时需要拆卸安装螺丝,拆装过程较为耗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包括安装板、转轴和变频器壳体,所述变频器壳体位于安装板的前侧,所述变频器壳体后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套接有扭簧,所述转轴相背离一端均设置有卡板,所述安装板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部均嵌入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均转动插接于轴承内部。转轴通过轴承在支撑板内部转动时,通过轴承得到转动支撑。

5、优选的,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转轴和支撑板相连接。转轴通过扭簧得到扭转弹性支撑。

6、优选的,所述卡板一端位于卡槽内部。卡板与安装板内部的卡槽适配,卡接在卡槽内部的卡板实现固定。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是预留与控制柜连接的安装位置。

8、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端均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相背离一端均设置有密封垫。压块用于在转轴同步相背离转动时的按压装置,用于手部的施力件,通过防滑垫增加手部的摩擦阻力。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控制柜内部安装板上设置卡槽,变频器壳体的外侧转动安装卡板,卡板通过扭簧弹性支撑,通过相对力的弹性夹持力,将变频器壳体卡接在安装板一侧,无需螺纹拧转装置的拆装,拆装便捷,为变频器的维护提供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包括安装板(1)、转轴(3)和变频器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壳体(4)位于安装板(1)的前侧,所述变频器壳体(4)后端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外侧套接有扭簧(8),所述转轴(3)相背离一端均设置有卡板(2),所述安装板(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内部均嵌入安装有轴承(9),所述转轴(3)前后两端均转动插接于轴承(9)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8)两端分别与转轴(3)和支撑板(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一端位于卡槽(6)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内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安装孔(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一端均设置有压块(10),所述压块(10)相背离一端均设置有密封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固定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板、转轴和变频器壳体,所述变频器壳体位于安装板的前侧,所述变频器壳体后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套接有扭簧,所述转轴相背离一端均设置有卡板,所述安装板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本技术通过在变频器的壳体与控制柜安装处设置卡接装置,卡接件卡板通过扭簧弹性支撑,保障卡接稳定,同时缩短拆装耗时,为变频器维护提供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潘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盈德气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6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86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