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11-09  1


本技术涉及锅炉焚烧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1、处理锅炉积灰的常规办法只有两种:1、锅炉非正常停运,待分离器冷却后组织人员清理,清理周期一般在5到7天,检修周期长、频繁停炉势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电厂经济效益;2、锅炉紧急压火处理,开启分离器锥体人孔门,组织人员进行疏通,虽然这种处理方式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但是由于分离器内部积灰或挂焦的温度非常高,一般达到950℃左右,且分离器内部存有大量的细灰,在疏通的过程中,存在重大人身、设备、环保安全隐患。清理完成后锅炉运行15天左右就会再次堵塞,需要重新处理,费时费力。

2、因此,需要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包括支撑架和分离器,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贯穿有所述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圆桶部和锥桶部,所述圆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圆桶部的顶部贯穿通过有排气管,所述圆桶部的内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圆桶部的底部连接有所述锥桶部,所述锥桶部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桶,所述连接桶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所述圆桶部和所述锥桶部积灰的刮除。

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刮板,所述圆桶部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齿条带,所述齿条带啮合有圆齿轮,所述圆齿轮的顶部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通过所述圆桶部和安装架的顶部,且与所述圆桶部和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所述齿条带的底部焊接有所述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圆桶部和所述锥桶部的内壁相贴合。

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齿条带的上方,所述圆桶部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板。

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收集桶。

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桶的外侧设置有转把,所述收集桶的底部安装有四组万向轮。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可以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可以带动圆齿轮转动,圆齿轮通过与齿条带的啮合作用下,可以带动齿条带转动,齿条带可以带动刮板转动,刮板通过与圆桶部和锥桶部的内壁贴合作用下,可以对粘附在圆桶部和锥桶部内壁的积灰进行刮除,进而通过设置,可以代替人工对分离器进行清理,有效避免了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包括支撑架和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贯穿有所述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圆桶部和锥桶部,所述圆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圆桶部的顶部贯穿通过有排气管,所述圆桶部的内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圆桶部的底部连接有所述锥桶部,所述锥桶部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桶,所述连接桶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所述圆桶部和所述锥桶部积灰的刮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带的上方,所述圆桶部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收集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的外侧设置有转把,所述收集桶的底部安装有四组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焚烧旋风分离器,包括支撑架和分离器,支撑架的内侧贯穿有分离器,分离器包括圆桶部和锥桶部,圆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圆桶部的顶部贯穿通过有排气管,圆桶部的内侧设置有清理机构,圆桶部的底部连接有锥桶部,锥桶部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桶,连接桶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分离器,可以方便烟气的除尘作业,通过设置的清理机构,可以方便圆桶部和锥桶部积灰的刮除,通过设置的连接桶和阀门,可以方便收集的积灰的输出,进而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代替人工对分离器进行清理,有效避免了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熊超,任俊,吕静,曹亮,刘耀杰,方宇,肖峰,肖建,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85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