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11-09  1


本技术涉及感应退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


背景技术:

1、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在生产过程中,硅钢片需要经过退火工序,硅钢片在加热箱内需要的加热时间较长,因此也就造成了加热箱长度较长,工件上料和下料的速度也无需很快,而传统的退火设备,需要在加热箱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均配置人员进行操作,而由于硅钢片的退火周期较长,在加热箱两侧均配置人员无疑是人力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包括工作台、感应加热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除烟机构和控制机构,感应加热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固定设置在感应加热机构的左右两侧,上料机构的后端和下料机构的后端分别对应于感应加热机构的左端和右端,上料机构的前端对应于下料机构的前端,除烟机构固定设置在感应加热机构的后侧,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控制机构与感应加热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除烟机构信号连接。

4、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感应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体、控制柜和感应线圈,加热箱体固定在工作台上,加热箱体内设有加热腔体,控制柜固定在工作台的一侧,感应线圈与是控制柜信号连接,感应线圈的加热端埋设在加热箱内且绕设在加热腔体外周。

5、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一输送轨道、第一y轴气缸、第一连接板、第一推板、第一x轴气缸和第一推块,第一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左侧,第一输送轨道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第一输送轨道后端右侧设有第一过料孔,第一过料孔对应于加热腔体的左端,第一y轴气缸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第一输送轨道的前端,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第一y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第一推板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且沿左右方向位置可调,第一推板的下端对应在第一输送轨道内,第一推板在第一连接板上设置至少两组,第一x轴气缸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第一输送轨道的后端左侧,第一推块固定在第一x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6、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二输送轨道、第二y轴气缸、第二连接板、第二推板、第二x轴气缸和第二推块,第二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右侧,第二输送轨道固定在第二安装支架上,第二输送轨道前端左侧设有第二过料孔,第二过料孔对应于加热腔体的右端,第二y轴气缸固定在第二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第二输送轨道的后端,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第二y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第二推板的上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且沿左右方向位置可调,第二推板的下端对应在第二输送轨道内,第二推板在第二连接板上设置至少两组,第二x轴气缸固定在第二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第二输送轨道的前端右侧,第二推块固定在第二x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7、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下料辊筒,下料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加热腔体的右端,下料辊筒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多组。

8、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下料切换组件,下料切换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支架、第三输送轨道、第三y轴气缸和第三推块,第三安装支架固定在第二安装支架的前端左侧,第三输送轨道固定在第三安装支架上方且右端于第二过料孔连通,第三输送轨道前端设有开口,第三y轴气缸固定在第三输送轨道的左侧,第三推块固定在第三y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且对应于第二过料孔。

9、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除烟机构上设有两组抽气管道,两组抽气管道的抽气端分别对应于加热箱体的左右两端。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上料机构将待退火的工件输送至感应加热机构内,加热完成的工件落至下料机构上并由下料机构进行下料,除烟机构用于清除从感应加热机构两端冒出的烟雾,控制组件控制感应加热机构、上料机构、下料结构和除烟机构协同工作。通过将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沿前后方向设置,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前端对应,使操作人员能够处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同时兼顾上料和下料工序,以达到节省人力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感应加热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除烟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感应加热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感应加热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上料机构的后端和所述下料机构的后端分别对应于所述感应加热机构的左端和右端,所述上料机构的前端对应于所述下料机构的前端,所述除烟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感应加热机构的后侧,所述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感应加热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以及所述除烟机构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体、控制柜和感应线圈,所述加热箱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加热箱体内设有加热腔体,所述控制柜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感应线圈与是控制柜信号连接,所述感应线圈的加热端埋设在所述加热箱内且绕设在所述加热腔体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一输送轨道、第一y轴气缸、第一连接板、第一推板、第一x轴气缸和第一推块,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左侧,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后端右侧设有第一过料孔,所述第一过料孔对应于所述加热腔体的左端,所述第一y轴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推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且沿左右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第一推板的下端对应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内,所述第一推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至少两组,所述第一x轴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后端左侧,所述第一推块固定在所述第一x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二输送轨道、第二y轴气缸、第二连接板、第二推板、第二x轴气缸和第二推块,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右侧,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前端左侧设有第二过料孔,所述第二过料孔对应于所述加热腔体的右端,所述第二y轴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y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推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沿左右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第二推板的下端对应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内,所述第二推板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至少两组,所述第二x轴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前端右侧,所述第二推块固定在所述第二x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下料辊筒,所述下料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所述加热腔体的右端,所述下料辊筒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下料切换组件,所述下料切换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支架、第三输送轨道、第三y轴气缸和第三推块,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前端左侧,所述第三输送轨道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支架上方且右端于所述第二过料孔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轨道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三y轴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左侧,所述第三推块固定在所述第三y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且对应于所述第二过料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烟机构上设有两组抽气管道,两组所述抽气管道的抽气端分别对应于所述加热箱体的左右两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硅钢片自动化退火设备,包括工作台、感应加热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除烟机构和控制机构,感应加热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固定设置在感应加热机构的左右两侧,上料机构的后端和下料机构的后端分别对应于感应加热机构的左端和右端,上料机构的前端对应于下料机构的前端,除烟机构固定设置在感应加热机构的后侧,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控制机构与感应加热机构、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除烟机构信号连接,其优点在于能够使操作人员能够处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同时兼顾上料和下料工序,以达到节省人力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白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广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85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