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寿命有机发光材料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种通过从阳极(anode)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cathode)注入的电子通过电荷传输层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来发光的器件,由邓青云(c.w.tang)在1987年首次报道于appl.phys.lett 51,913。当时,发光层由alq3单一物质组成,但在1989年,j.appl.phys.,vol.65,3610中记载了在alq3中掺杂少量的dcm作为红色发光化合物以及香豆素540(coumarine 540)作为绿色发光化合物以调整发光波长并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提高发光体的发光稳定性,使得即使在长时间驱动下也使亮度减少最小化。
3、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提及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说明来理解未提及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优点,并且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更加清楚地理解。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可以通过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指出的方案以及其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以及优点。
4、技术方案
5、在本发明一实例中,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6、上述发光层包含如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复合发光化合物以及主体化合物,
7、上述复合发光化合物包含发光部分以及电荷稳定部分,上述发光部分与上述电荷稳定部分通过原子x连接,上述原子x为下述化学式1中示出的x,
8、上述发光部分包含下述化学式1中的a环、由y1~y5形成的共轭环以及q,
9、上述电荷稳定部分包含下述化学式1中的由y6~y10形成的共轭环、由y11~y15形成的共轭环以及z,
10、上述电荷稳定部分包含至少一个具有非公用电子对的原子,
11、上述主体化合物包含蒽结构或芘结构。
12、化学式1:
13、
14、在上述化学式1中,
15、a环为如下述化学式2、下述化学式3或下述化学式4所示的稠环,
16、l表示上述a环中的连接部位,上述l与q连接;或当q不存在时与y1连接,
17、j表示上述a环中的另一连接部位,上述j与x连接,
18、x为碳(c)、硅(si)、锗(ge)、锡(sn)或铅(pb),
19、q不存在或表示单键,或者为选自由iiia族、iva族、va族以及via族元素组成的组中的一个原子,
20、当上述q不存在时,上述a环中的l不与y1连接,
21、当上述q为单键时,形成上述a环中的l与y1直接连接的单键,从而形成包含上述x的5元环,
22、当上述q为如上所定义的元素中的任一个原子时,形成包含上述x的6元环,上述原子按化学计量比计,能够具有选自由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被第一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被第一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至20的杂芳基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上述第一取代基能够通过连接至y2或与y2连接的r来形成稠环,或通过连接至a环来形成稠环,
23、y1至y15分别独立地为硼、碳、氮、氧、硫、硒(se)或碲(te),
24、z不存在或为单键、氧、硫、硒(se)、c-(ar1)2、poar1或n-ar1,在此情况下,上述ar1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或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至20的杂芳基化合物,上述ar1能够通过与y7、y12、连接至y7的r或连接至y12的r中的任一个连接来形成稠环,
25、当上述z不存在时,上述y6与y11不连接,
26、当上述z为单键时,上述y6与y11通过上述单键连接,
27、m、n以及o分别独立地为0至5的整数,
28、r分别独立地为氢、氘、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至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胺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胺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至30的烷基芳基胺基、卤素、cn、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3至20的烷基甲硅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甲硅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至30的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3至20的烷硫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硫基或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氧化膦,当上述m、n或o为2以上时,所存在的至少2个r能够彼此连接形成环,
29、p、q以及r分别独立地表示0或1,当p、q或r为0时意味着形成5元环,当p、q或r为1时意味着形成6元环。
30、
31、在上述化学式2、化学式3以及化学式4中,
32、y分别独立地为碳、氮、氧、硫、硒(se)或碲(te),然而,对应于化学式1中的j的位置的y为碳,
33、w分别独立地为氧、硫、硒(se)、poar2或n-ar2,ar2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或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至20的杂芳基化合物,
34、r16至r45分别独立地表示与上述x的键合,使得其所连接的y对应于化学式1中的j;或表示与上述q的键合,使得其所连接的y对应于化学式1中的l;或者为氢、氘、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至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胺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胺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至30的烷基芳基胺基、卤素、cn、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氧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3至20的烷基甲硅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甲硅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至30的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3至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硫基或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氧化膦,上述r16至r45中的至少2个能够彼此连接形成环,
35、上述第一附加取代基选自由氘、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卤素、氰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胺基、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胺基、碳原子数为5至3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3至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硫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氧化膦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
36、上述第二附加取代基选自由氘、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氧基、卤素、氰基、羧基、羰基、胺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胺基、硝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氧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胺基、碳原子数为5至3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氧化膦、碳原子数为6至30的芳基氧膦基、碳原子数为6至30的烷基氧化膦、碳原子数为6至30的烷基磺酰基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
37、然而,(i)与r16至r45中的任一个连接的y对应于化学式1中的j,并且与对应于上述j的y相邻的另一个y对应于化学式1中的l;或者,
38、(ii)上述w中的任一个为n-ar2,在此情况下,上述ar2为碳原子数为1至20的烷基、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20的芳基或被第二附加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至20的杂芳基,上述ar2的芳基或杂芳基中任一个的还原为碳并对应于化学式1中的j,其相邻的另一个还原对应于化学式1中的l。
39、发明的效果
40、包含新型复合发光化合物的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提高器件的发光稳定性,使得即使在长时间驱动下也使亮度减少最小化。
41、在说明以下用于实施发明的具体事项的同时说明上述效果以及本发明的具体效果。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如上述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化合物为如下述化学式7所示的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层中上述复合发光化合物的含量为0.1摩尔百分比至49摩尔百分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层还包含含有铱或铂的磷光物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层还包含单重态与三重态之间的能量差为0.3ev以上的延迟荧光物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为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的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上述多个有机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上述发光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