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11-06  1


本技术涉及汽车支架加工,具体为一种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1、翼子板支架又叫叶子板支架,位于大梁上方,翼子板内部,和车体焊接在一起,属于车身结构件,主要作用是固定翼子板,前端和水箱框架以及连接件相连,刚度较高,一搬不会有吸能的功能。

2、翼子板支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钻孔,专利cn213379390u中公开了一种汽车支架钻孔装置,其在定位座上开设有与汽车支架需要钻孔处位置对应的避让孔,然而由于这些避让孔的空位固定,这就导致在对汽车支架进行夹持固定的时候,需要使汽车支架需要开孔的位置与这些空位对齐,否则就会导致支架上钻出的孔位偏移。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本实用新型一种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横向的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活动块,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对侧之间共同安装有纵向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c形活动架,所述c形活动架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避让槽,所述c形活动架的顶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的一端安装有钻机,所述钻机的底部设置有钻头。

3、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的位置与所述避让槽的位置相对应。

4、进一步的,所述c形活动架内侧的底部在所述连接臂的下方还安装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与所述连接臂的底侧相连接。

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对侧之间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均贯穿所述c形活动架,且所述c形活动架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之间均滑动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c形活动架在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所述第二活动块,且所述第二活动块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之间均滑动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部在两对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c形固定架,所述c形固定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相连,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相连,所述c形活动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螺纹杆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部在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块之间安装有收集盒,且所述收集盒位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下方。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电动推杆推动连接臂带动支撑板上升,从而使支撑板抵紧在翼子板支架的底部,在钻孔的过程中为翼子板支架提供支撑,从而防止翼子板受力变形,同时在钻头钻透翼子板支架后,由于避让槽与钻头位置对应,使得钻头可以穿入避让槽内,从而降低钻头的损伤,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由于支撑板始终可以跟随钻头一起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移动,使得支撑板上的避让槽始终与钻机的钻头对应,从而降低因翼子板之间位置偏移导致钻出的孔位偏移的几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1),所述底部支架(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横向的第一螺纹杆(2),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活动块(3),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块(3)的对侧之间共同安装有纵向的第二螺纹杆(4),所述第二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安装有c形活动架(5),所述c形活动架(5)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顶端连接有连接臂(7),所述连接臂(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避让槽(9),所述c形活动架(5)的顶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三螺纹杆(10),所述第三螺纹杆(10)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二活动块(11),所述第二活动块(11)的一端安装有钻机(12),所述钻机(12)的底部设置有钻头(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13)的位置与所述避让槽(9)的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活动架(5)内侧的底部在所述连接臂(7)的下方还安装电动推杆(14),且所述电动推杆(14)的推动端与所述连接臂(7)的底侧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对侧之间在所述第二螺纹杆(4)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均贯穿所述c形活动架(5),且所述c形活动架(5)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之间均滑动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活动架(5)在所述第三螺纹杆(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所述第二活动块(11),且所述第二活动块(11)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杆之间均滑动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的顶部在两对所述第一螺纹杆(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部设置有c形固定架(16),所述c形固定架(16)的两端均设置有夹持机构(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相连,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螺纹杆(4)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相连,所述c形活动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螺纹杆(10)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的顶部在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块(3)之间安装有收集盒(18),且所述收集盒(18)位于所述第二螺纹杆(4)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翼子板后端加强支架钻孔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横向的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活动块;本技术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电动推杆推动连接臂带动支撑板上升,从而使支撑板抵紧在翼子板支架的底部,在钻孔的过程中为翼子板支架提供支撑,从而防止翼子板受力变形,同时在钻头钻透翼子板支架后,由于避让槽与钻头位置对应,使得钻头可以穿入避让槽内,从而降低钻头的损伤,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由于支撑板始终可以跟随钻头一起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移动,使得支撑板上的避让槽始终与钻机的钻头对应,从而降低因翼子板之间位置偏移导致钻出的孔位偏移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庆,徐振斌,徐娱,卢不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立信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84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