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11-05  3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属于光伏。


背景技术:

1、大棚支架、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电缆采购及安装,接地材料采购及安装,挖沟回填,箱变基础施工及箱变安装,网围栏采购及安装。本工程为大棚光伏,地形条件单一、大棚坡度朝向一致,光伏组件全部采用固定倾角方案,倾角与农业大棚屋面梁的自身倾角保持一致,大棚与大棚连续设置。光伏组件安装完成后空气中的粉尘等会附着在组件上,长期不清洗对组件发电效率影响很大。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依赖其工作温度,光伏组件工作温度上升1℃,电池输出功率随之降低0.5%。过高的工作温度不仅会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也会存在安全隐患。光伏组件数量多,用人工清洗降温效率极低、清洗降温很困难、人员及组件安全问题无法保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便于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大棚支架,所述大棚支架的斜顶一侧安装有光伏组件,所述大棚支架之间的共用立柱上安装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光伏组件斜面的最低处,所述集水槽的一侧设置有水管定位槽,所述水管定位槽内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连接有多个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支管竖直设置,且所述输水支管的顶部安装有高压喷头组件,所述输水支管通过连接板固定在集水槽上,所述大棚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清水池和多级沉淀池,末级的所述沉淀池的溢流口与清水池相连接,所述清水池上连接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首级所述沉淀池相连接。

3、优选的,所述水管定位槽包括多个固定在集水槽侧壁上的c型弹性夹,所述输水管固定在c型弹性夹上。

4、优选的,所述高压喷头组件包括安装在输水支管上的支撑叉,所述支撑叉通过销轴安装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前端安装有高压喷头,所述销轴安装在喷水管的两侧,所述喷水管的后端封闭,且后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喷水管的底部通过连接软管与喷水支管相连接,所述大棚支架上还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飞轮,所述飞轮上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控制杆与连接板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大棚支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光伏组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大棚支架上安装高压喷头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回流至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然后清水再继续回收利用,通过喷水对组件进行喷淋清洗及降温,保证了大面积光伏组件的清洁率及发热率,大幅度提高组件工作效率,消除组件清洗降温人员安全问题,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组件清洗降温,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大棚支架,所述大棚支架的斜顶一侧安装有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支架之间的共用立柱上安装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光伏组件斜面的最低处,所述集水槽的一侧设置有水管定位槽,所述水管定位槽内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连接有多个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支管竖直设置,且所述输水支管的顶部安装有高压喷头组件,所述输水支管通过连接板固定在集水槽上,所述大棚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清水池和多级沉淀池,末级的所述沉淀池的溢流口与清水池相连接,所述清水池上连接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首级所述沉淀池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定位槽包括多个固定在集水槽侧壁上的c型弹性夹,所述输水管固定在c型弹性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头组件包括安装在输水支管上的支撑叉,所述支撑叉通过销轴安装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前端安装有高压喷头,所述销轴安装在喷水管的两侧,所述喷水管的后端封闭,且后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喷水管的底部通过连接软管与喷水支管相连接,所述大棚支架上还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飞轮,所述飞轮上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控制杆与连接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支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光伏组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大棚支架的斜顶一侧安装有光伏组件,大棚支架之间的共用立柱上安装有集水槽,集水槽位于光伏组件斜面的最低处,集水槽的一侧设置有水管定位槽,水管定位槽内安装有输水管,输水管上连接有多个输水支管,输水支管竖直设置,且输水支管的顶部安装有高压喷头组件,输水支管通过连接板固定在集水槽上,大棚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清水池和多级沉淀池,末级的沉淀池的溢流口与清水池相连接,清水池上连接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水管相连接,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与首级沉淀池相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便于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峰,秦伟,张燕林,秦彦鹏,卢嘉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2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83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