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11-04  5


本技术涉及纠偏固定,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物纠偏(又称纠倾)是指已有建筑物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偏移垂直位置而发生倾斜,严重影响使用甚至危害住户生命财产和工厂生产安全时所采取的纠倾扶正加固措施,以期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

2、而现有的大多数纠偏固定结构需要精确的施工过程和较长的修复时间,并且一般纠偏固定方式是采用地基支撑,需要对地基进行挖坑,若操作不当会导致地面塌陷,引发安全事故,对施工工人安全没有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时期长和需要破坏建筑物地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建筑物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块,所述块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板,所述主动板的左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纠偏板,所述从动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纠偏板与建筑物相贴合,所述建筑物的左侧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杆壳,所述杆壳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杆壳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凹槽。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主动板的左侧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的外壁。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支撑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延伸杆的外部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壁。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的凹槽底部内壁。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连接块的外部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壁。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了液压缸、主动板、支撑底座、从动板、连接杆、圆块、螺纹杆、齿条、延伸杆等结构的配合下,实现了装置易操作,并且使纠偏固定装置在对于建筑物进行纠偏固定的过程中,让固定装置更加的稳定,从而增加了纠偏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包括建筑物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块,所述块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板(4),所述主动板(4)的左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板(6),所述从动板(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纠偏板(8),所述从动板(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底座(9),所述纠偏板(8)与建筑物本体(1)相贴合,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辅助板(10),所述辅助板(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杆壳(11),所述杆壳(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伸杆(16),所述杆壳(1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凹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动板(4)的左侧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9)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底座(9)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16)的外部滑动连接在凹槽(17)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2)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凹槽(17)的底部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块(13),所述圆块(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5)的外部滑动连接在凹槽(17)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纠偏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结构纠偏用的加固结构,包括建筑物和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板,所述主动板的左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纠偏板,所述从动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纠偏板与建筑物相贴合。本技术中,能够阻止建筑物进一步发展倾斜或结构问题,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且不会破坏建筑物结构,增加建筑物的完整性,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对于施工工人的安全做出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郑三骥,段双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3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8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