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具体的,涉及一种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1、油气开采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初具规模,信息化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建成了水平井地质导向系统、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系统、天然气录井解释评价系统、远传、远程录井等系列系统及软件,服务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发布应用等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可以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及大数据分析应用,更好的服务生产科研。但各个系统分散独立、数据无法共享,对业务支持能力弱,专业协同能力差,亟需开展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gsp)的建设。
2、申请号为“cn201510164126.7”、名称为“油田地理信息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系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石油勘探方法及系统,包括勘探开发部分和地理信心部分,所述勘探开发部分包括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业务研究层,所述数据层引援于外部数据,建立各类数据库,并为应用服务层和业务研究层的输出提供支持,所述地理信息部分包括一体化平台数据库建设、cis服务功能开发、数据服务功能开发、系统服务功能开发及地上地理信息与地下勘探开发结合。其实现地面地下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油藏地质与油藏动态统一、地面工程与地下地质统一、勘探与开发信息统一,促进油田数字化建设,为油田的产能建设和挖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申请号为“cn202010175043.9”、名称为“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地质勘探管理系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地质勘探管理系统,所述地质勘探管理系统包括终端地质数据采集器、地质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室内缓存设备以及室内数据分析模块;所述地质数据存储设备通过磁带机连接至配置并排数据传输接口的磁带库,数据室内缓存设备用于在室内对所述多个磁带存储设备存储的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以有序数组为单位进行缓存;室内数据分析模块对所述缓存的地质勘探数据以所述有序数组为单位进行数据分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地质数据连续记录的特性,将连续记录的地质勘探数据作为有序数据通过并排数据传输接口并排存储到磁带库,并且读取时以有序数据为单位快速识别和读取,兼顾了数据保存的稳定性和数据处理的快速性。
4、然而,以上两个技术方案均不具备数字井场、数字地下、远程地质导向、随钻跟踪评价、综合地质、统计分析、录井知识库等工程技术管理功能,也不具备综合地质研究成果管理、录井研究成果、页岩气研究成果、地质导向成果、油气田快速评价等科研生产成果管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
2、又如,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方法。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所述平台包括井场应用端、网络保障层、数据层以及平台应用层,其中,
4、所述井场应用端作为地质(录井)专业数据的采集端平台的主要数据来源,包括综合录井仪的实时数据和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系统的过程数据,实现对井场端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5、所述网络保障层是平台数据传输的通道,包括宽带组网、卫星网络,实现网络安装、网络调试和故障排除功能,为井场应用端和数据层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网络支持;
6、所述数据层作为平台的数据服务中心,包括实时数据库,平台中心数据库、成果数据库和其他业务系统数据库,连接井场应用端和平台应用层,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发布功能;
7、所述平台应用层基于gsp平台集成专业应用系统及新建业务功能模块,包括地质应用、工程应用、生产运行、科研成果和智能支持中心五个子模块,实现单井数据监控、成果数据检测、多专业专家实时分析协同作业、远程协同和指挥决策功能。
8、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系统可包括综合录井仪时间数据、随钻lwd/mwd、视频数据、录井日报数据、录井专业数据、设备数据、图片数据和其它数据,提供数据的采集、数据填报、远程传输、断点续传和数据接口。
9、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应用层还可包括pc端、大屏幕系统、智能终端和视频语音,实现井场作业远程跟踪和智能支持中心。
10、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在功能模块或子系统架构上可包括生产运行、工程技术、科研成果、智能支持中心,业务架构涵盖生产运行数据管理、录井工程技术数据管理、科研成果数据管理、生产协同四大板块。
11、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生产运行可包括计划管理、日报管理、队伍管理、设备管理、资质管理和汇总统计,其中,计划管理包括月度计划和动态跟踪,日报管理包括录井日报和试油日报,队伍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管理包括设备台账和设备动态。
12、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工程技术可包括单井数据、单井跟踪、随钻解释评价、远程录井、地质导向和特色应用,其中,
13、单井数据可包括地质设计、实时数据、专业数据和完井成果;
14、单井跟踪可包括地层跟踪、钻井液跟踪、轨迹跟踪、储层跟踪和跟踪报告;
15、远程录井可包括远程监控、远程控制和远程预警;
16、地质导向可包括井眼轨迹跟踪和邻井对比;
17、特色应用可包括综合预警、录井解释和地质卡层。
18、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科研成果可包括科研成果管理、录井成果管理和项目成果管理,其中
19、科研成果管理可包括国内成果和国外成果;
20、项目成果管理可包括指令性项目和单井项目。
21、在本发明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支持中心可包括远程协同、专家协同研究、指挥决策、移动app和其它,其中,
22、远程协同可包括视频系统和对讲系统;
23、移动app可包括生产动态和单井数据;
24、其它可包括远程培训和地质助手。
25、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26、录井数据采集;
27、录井大数据处理;
28、大数据分析
29、单井地质智能解释;
30、水平井地质导向。
31、在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大数据分析包括步骤:
32、将不同类型录井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不同参数之间的幅度差异;
33、在录井曲线上应用小滑动窗口计算移动平均值,将平均值与录井曲线的真实值进行相减得到残差值,以残差值为噪声、平均值为基线真实值;
34、读取录井正常训练样本、监视队列数据标准化、确定lsm的网络结构、确定最大迭代次数及学习率、随机初始化lstm网络中的参数、将数据输入编码器标准化流程,大数据训练建立得到stm encoder decoder模型,建立损失函数值对数归一化方程,即预警指标m为:
35、
36、其中,e(i)当前输入数据经过网络模型计算的损失函数误差值,无量纲;emin为模型最小损失函数值,无量纲;emax为发生异常时的最是函数最大值,无量纲;将预警划分为三级,危险状态(m>=0.8)、威胁状态(0.5<m<0.8)和安全状态(m<=0.5),根据预警指标m进行判断,完成智能预警。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38、(1)本发明的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具备数字井场、数字地下、远程地质导向、随钻跟踪评价、综合地质、统计分析、录井知识库等工程技术管理功能;
39、(2)本发明的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具备综合地质研究成果管理、录井研究成果、页岩气研究成果、地质导向成果、油气田快速评价等科研生产成果管理功能;
40、(3)本发明的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形成了一套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和文件存储管理的科研成果信息化管理技术本架构体系满足了科研成果数据量大,形式多样的特点,使得信息存储分层简洁,条理清晰,便于资料查询检索,提高非结构化数据加载速度,尤其对类似地震大数据体这样的数据更具有优势。
1.一种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井场应用端、网络保障层、数据层以及平台应用层,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系统包括综合录井仪时间数据、随钻lwd/mwd、视频数据、录井日报数据、录井专业数据、设备数据、图片数据和其它数据,提供数据的采集、数据填报、远程传输、断点续传和数据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应用层还包括pc端、大屏幕系统、智能终端和视频语音,实现井场作业远程跟踪和智能支持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在功能模块或子系统架构上包括生产运行、工程技术、科研成果、智能支持中心,业务架构涵盖生产运行数据管理、录井工程技术数据管理、科研成果数据管理、生产协同四大板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运行包括计划管理、日报管理、队伍管理、设备管理、资质管理和汇总统计,其中,计划管理包括月度计划和动态跟踪,日报管理包括录井日报和试油日报,队伍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管理包括设备台账和设备动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工程技术包括单井数据、单井跟踪、随钻解释评价、远程录井、地质导向和特色应用,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科研成果包括科研成果管理、录井成果管理和项目成果管理,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支持中心包括远程协同、专家协同研究、指挥决策、移动app和其它,其中,
9.一种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筒地质录井大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分析包括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