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为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为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简称为mr)、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简称为xr)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通过佩戴vr、ar、mr、xr等头戴式显示设备,来在虚拟环境中沉浸式体验各种丰富的三维游戏内容等。当前,通常会在头戴式显示设备内安装一个摄像头,来拍摄用户人脸中的眼部图像,以实现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眼球追踪,判断用户的沉浸式感受。
2、但是,用户佩戴好头戴式显示设备后,会使摄像头到人脸的距离过近,导致摄像头拍摄眼部图像的覆盖范围小。因此,需要在头戴式显示设备上安装多个摄像头,才能采集到完整的眼部图像,极大增加了头戴式显示设备内摄像头的布局复杂度和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在摄像头与人脸的相同空间距离下,增大摄像头拍摄眼部图像时的覆盖范围,减少头戴式显示设备内的摄像头数量,节约头戴式显示设备内的空间占用和开发成本。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摄像头和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朝向人脸的一侧,所述摄像头面向所述反射镜固定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其中,
3、所述反射镜用于改变所述摄像头的成像光路;
4、所述摄像头用于根据经过所述反射镜改变后的成像光路拍摄用户眼部区域,以得到对应的眼部图像。
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该方法包括:
6、根据摄像头经过反射镜改变后的成像光路拍摄用户眼部区域,以得到对应的眼部图像;
7、对所述眼部图像进行去畸变处理,得到目标眼部图像。
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配置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该装置包括:
9、图像拍摄模块,用于根据摄像头经过反射镜改变后的成像光路拍摄用户眼部区域,以得到对应的眼部图像;
10、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眼部图像进行去畸变处理,得到目标眼部图像。
1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第二方面中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
12、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二方面中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在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设备本体朝向人脸的一侧设置反射镜,并将摄像头面向反射镜固定在设备本体上,进而通过反射镜改变摄像头的成像光路,使得摄像头根据经过反射镜改变后的成像光路拍摄用户眼部区域,得到对应的眼部图像,相对于摄像头通过直射的成像光路来采集眼部图像,能够在摄像头与人脸的相同空间距离下,增大摄像头拍摄眼部图像时的覆盖范围,从而减少头戴式显示设备采集完整的眼部图像时所使用的摄像头数量,节约头戴式显示设备内的空间占用和开发成本。
1.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摄像头和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朝向人脸的一侧,所述摄像头面向所述反射镜固定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由两个平面反射镜交于一条直线后组成的钝角反射镜、由两个以上的平面反射镜交于至少一点后组成的钝角反射镜和凸面反射镜中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钝角反射镜或者所述凸面反射镜的中心点面向人脸方向的正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朝向人脸一侧的外壳上或者外壳开口处的内部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左右镜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朝向人脸一侧,且位于所述左右镜筒的连接部位的外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为红外反射镜,所述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
8.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包括:
9.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