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涉及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内胆和发热盘,发热盘周向间隔预装有多个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柱,发热盘背离连接柱的一面通过钎焊固定到内胆底部,在进行钎焊时,需要对发热盘的中心部位施加朝向内胆的压力,以使熔化的钎料连接发热盘与内胆的底部,由于发热盘设有连接柱的部位位于中心部位外侧并在钎焊过程中未施加向内胆的压力,因此发热盘会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变形,进而导致连接柱向发热盘的中心方向过度偏斜,致使连接柱无法通过紧固件与壳体底壁上对应连接,也就无法完成壳体与内胆的连接,给烹饪器具的组装带来极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连接柱发生过度偏斜,由此方便了壳体与连接柱连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组装难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内胆和发热盘,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4、s100所述发热盘上周向间隔安装多个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柱,连接柱由其根部至其自由端向发热盘边缘偏斜;
5、s200所述发热盘上背离连接柱的一面通过钎焊固定到内胆底部,连接柱的偏斜量用于补偿钎焊过程中连接柱随发热盘变形产生的偏斜;
6、s300所述壳体和连接柱通过紧固件连接,完成内胆与壳体的组装。
7、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柱通过铆压固定在所述发热盘上。
8、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柱的中轴线相对发热盘的轴线向发热盘边缘偏斜5°~15°。
9、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所述发热盘包括金属导热板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的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盘绕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多个连接柱周向间隔地安装在电热元件外侧的金属导热板上。
10、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电热元件钎焊固定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且所述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的钎焊、以及金属导热板与内胆的钎焊同步进行。
11、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钎焊过程中对电热元件内侧的金属导热板以及电热元件同步施加向内胆方向的压力。
12、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钎焊过程中对电热元件外侧的金属导热板同步施加向内胆方向的压力。
13、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所述连接柱的根部与金属导热板边缘的间距≥5mm,所述连接柱的根部与电热元件的间距≥3mm。
14、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环状外壳,所述步骤s300包括:
15、s310将焊接有发热盘的内胆与环状外壳组装,内胆的胆口卡接于环状外壳的上端;
16、s320将底座和连接柱通过紧固件连接,底座的边缘抵接于环状外壳的下端。
17、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钉孔,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安装孔和螺钉孔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螺钉贯穿安装孔并锁紧于螺钉孔中。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组装方法中,先将连接柱预装在发热盘上,并使连接柱的根部至其自由端向发热盘边缘偏斜,随后再将发热盘上背离连接柱的一面钎焊固定到内胆底部上,由于在发热盘钎焊固定在内胆底部时,发热盘的变形会导致连接柱向着发热盘中心方向偏斜,也就是向着预装连接柱时偏斜的反方向倾斜,由此可通过发热盘变形补偿连接柱预装时的偏斜量,实现对连接柱的纠偏与回正,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连接柱在发热盘与内胆钎焊后发生过度偏斜,由此方便了连接柱与壳体通过紧固件连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组装难度。
20、连接柱通过铆压固定在发热盘上。如此设计,可使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且连接柱更不易脱落,可靠性更好。
21、步骤s100中,连接柱的中轴线相对发热盘的轴线向发热盘边缘偏斜5°~15°。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柱因生产工艺的限制会出现5°~15°范围的向内偏斜,因此本方案将连接柱的中轴线相对发热盘的轴线向发热盘边缘偏斜5°~15°,可大大减少甚至消除因发热盘变形导致的连接柱偏斜,实际生产时,可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调整连接柱向发热盘边缘预偏斜角度达到完全回正的最佳状态。
22、发热盘包括金属导热板和设置在金属导热板上的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盘绕在金属导热板上,多个连接柱周向间隔地安装在电热元件外侧的金属导热板上。如此设计,既能使电热元件实现对内胆的均匀加热,又能为电热元件的内侧预留空间以布置烹饪器具的其他电子元件,使发热盘结构更加紧凑。
23、步骤s200中,电热元件钎焊固定在金属导热板上,且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的钎焊、以及金属导热板与内胆的钎焊同步进行。如此设计,能够通过一次钎焊完成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的固定连接、以及金属导热板与内胆的固定连接,由此减少了组装步骤,提升了烹饪器具的组装效率。
24、钎焊过程中对电热元件内侧的金属导热板以及电热元件同步施加向内胆方向的压力。如此设计,能够使钎料充分填充金属导热板与内胆之间的缝隙以及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之间的缝隙,以此提升电热元件以及金属导热板的连接可靠性。
25、钎焊过程中对电热元件外侧的金属导热板同步施加向内胆方向的压力。如此设计,能够确保金属导热板受力更加均匀,以减少钎焊时因施力不均导致的内胆底部发生变形;此外,还能减少金属导热板位于电热元件外侧部分的变形量,以减小连接柱向着发热盘中心方向偏斜的角度,由此可以减小连接柱预装在发热盘后向发热盘边缘偏斜的角度。
26、连接柱的根部与金属导热板边缘的间距≥5mm,连接柱的根部与电热元件的间距≥3mm。在对连接柱纠正后连接柱仍可能存在较少的偏斜量,本方案中连接柱的根部与电热元件的间距距限定可避免连接柱与电热元件接触,同时也能减少传递至连接柱的热量,以降低连接柱传递至壳体的热量,避免壳体高温变形;此外,连接柱的根部与金属导热板边缘的间距限定也保证了连接柱的连接可靠性,避免过于靠近金属导热板边缘导致金属导热板打孔后发生开裂。
27、壳体包括底座和环状外壳,步骤s300包括:s310将焊接有发热盘的内胆与环状外壳组装,内胆的胆口卡接于环状外壳的上端;s320将底座和连接柱通过紧固件连接,底座的边缘抵接于环状外壳的下端。如此设计,可通过内胆与环状外壳上端的卡接对内胆进行预定位,以方便后期紧固件连接底座与连接柱,由此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组装难度;此外,还可通过底座与发热盘的连接,实现将环状外壳夹紧固定在底座与内胆的胆口之间,无需内胆的胆口与环状外壳的上端增设紧固件进行连接固定,由此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组装难度。
28、紧固件为螺钉,壳体上设有安装孔,连接柱上设有螺钉孔,步骤s300中,安装孔和螺钉孔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螺钉贯穿安装孔并锁紧于螺钉孔中。如此设计,能够实现内胆与底座的可拆连接,以方便后期维修发热盘,且螺钉连接壳体与连接柱的方式也在保证壳体与连接柱连接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装配难度,提升了产品的组装效率。
29、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1.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内胆和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柱通过铆压固定在所述发热盘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连接柱的中轴线相对发热盘的轴线向发热盘边缘偏斜5°~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包括金属导热板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的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盘绕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多个连接柱周向间隔地安装在电热元件外侧的金属导热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电热元件钎焊固定在所述金属导热板上,且所述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的钎焊、以及金属导热板与内胆的钎焊同步进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钎焊过程中对电热元件内侧的金属导热板以及电热元件同步施加向内胆方向的压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钎焊过程中对电热元件外侧的金属导热板同步施加向内胆方向的压力。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根部与金属导热板边缘的间距≥5mm,所述连接柱的根部与电热元件的间距≥3mm。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环状外壳,所述步骤s300包括:
10.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烹饪器具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钉孔,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安装孔和螺钉孔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螺钉贯穿安装孔并锁紧于螺钉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