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摄影器材,尤其涉及拍摄辅助杆。
背景技术:
1、自拍杆作为一种摄影辅助器材,应用广泛。现有的自拍杆包括外管、内管和端盖,内管与摄影器材连接用,内管与外管同轴设置并通过端盖连接在外管上,内管与端盖螺纹连接,端盖与外管螺纹连接。由于内管通过分别与内/外管螺纹连接的端盖连接在外管上,因此在自拍杆使用时间较长和/或内管上承载的摄影器材较重时,容易因螺牙的失效而令内管和/或端盖脱离外管,造成摄影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摄辅助杆,以解决现有自拍杆中内管通过分别与内/外管螺纹连接的端盖连接在外管上,在自拍杆使用时间较长和/或内管上承载的摄影器材较重时,容易因螺牙的失效而令内管和/或端盖脱离外管,造成摄影设备的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拍摄辅助杆,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内管、转接管和外管,以及抵接在所述外管端部上的端盖,所述端盖具有令所述内管端部外露的第一连孔,所述内管朝所述第一连孔移动的方向被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转接管分别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端盖螺纹连接,所述转接管具有第一螺接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螺接部与所述内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螺接部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并与所述内管卡接限制所述内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离所述转接管,所述外管和所述转接管上设有若干锁止杆,各所述锁止杆自外向内延伸贯穿所述外管并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转接管,所述若干锁止杆在所述外管的周向上间隔分布。
4、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具有若干第二连孔,所述转接管具有若干第三连孔,所述若干第二连孔、所述若干第三连孔和所述若干锁止杆一一对应,所述锁止杆自所述第二连孔插入所述第三连孔并与所述第三连孔螺纹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管具有若干定位槽组,每组定位槽由两在所述转接管背对所述端盖的端面上相对设置的定位槽组成,所述定位槽槽底设有定位孔,任两相邻的所述定位槽之间设置所述第三连孔。
6、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管的内环壁具有第一光壁区和内螺区,所述第一光壁区远离所述端盖,所述内螺区邻近所述端盖并朝内凸伸在所述第一光壁区和所述内螺区的交界处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内螺区具有所述第一螺接部;所述内管的外环壁具有第二光壁区和外螺区,所述外螺区邻近所述端盖并具有与所述第一螺接部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接部,所述第二光壁区远离所述端盖并朝外凸伸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叠合部分的径向宽度远大于所述第一螺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螺接部的螺距。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径向宽度占所述转接管内径的1/6~1/5。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壁区与所述第二光壁区相抵,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自所述第一光壁区延伸至所述内螺区的环形平面,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自所述外螺区延伸至所述第二光壁区的环形平面。
10、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具有抵接部和插接部,所述转接管正对所述端盖的端面设有插槽,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外管的端部相抵,所述抵接部绕所述外管的轴线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连孔,所述插接部绕所述外管的轴线延伸并自所述抵接部伸入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槽螺纹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具有在径向上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靠内,所述外侧壁靠外,所述插接部正对所述内侧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插槽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接部,所述插接部正对所述外侧壁的一侧设有蓄胶槽,所述蓄胶槽绕所述插接部的周向延伸。
12、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管具有位于其外环壁上的第四螺接部,所述第四螺接部为自所述转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的外螺纹;所述外管具有若干在其内环壁上间隔设置的导向条,所述若干导向条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延伸并具有与所述第四螺接部螺纹连接的第五螺接部,所述外管的内环壁具有环绕所述第二连孔设置的第六螺接部,所述第六螺接部与所述第四螺接部螺纹连接。
13、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拍摄辅助杆配置成外管、转接管、内管和端盖,并在与外管、内管以及端盖螺纹连接的转接管上配置与内管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部,以及在外管和转接管上配置自外向内延伸贯穿外管并至少部分插入转接管的锁止杆,令转接管与内/外管的连接稳定,避免内管在其与转接管间的螺牙失效或内管上的承重过大时脱落,以及避免转接管在其与外管间的螺牙失效或内管上的承重过大时脱落,损坏摄影器材的问题。
1.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内管、转接管和外管,以及抵接在所述外管端部上的端盖,所述端盖具有令所述内管端部外露的第一连孔,所述内管朝所述第一连孔移动的方向被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转接管分别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端盖螺纹连接,所述转接管具有第一螺接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螺接部与所述内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螺接部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并与所述内管卡接限制所述内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离所述转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具有若干第二连孔,所述转接管具有若干第三连孔,所述若干第二连孔、所述若干第三连孔和所述若干锁止杆一一对应,所述锁止杆自所述第二连孔插入所述第三连孔并与所述第三连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具有若干定位槽组,每组定位槽由两在所述转接管背对所述端盖的端面上相对设置的定位槽组成,所述定位槽槽底设有定位孔,任两相邻的所述定位槽之间设置所述第三连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的内环壁具有第一光壁区和内螺区,所述第一光壁区远离所述端盖,所述内螺区邻近所述端盖并朝内凸伸在所述第一光壁区和所述内螺区的交界处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内螺区具有所述第一螺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叠合部分的径向宽度远大于所述第一螺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螺接部的螺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径向宽度占所述转接管内径的1/6~1/5。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壁区与所述第二光壁区相抵,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自所述第一光壁区延伸至所述内螺区的环形平面,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自所述外螺区延伸至所述第二光壁区的环形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具有抵接部和插接部,所述转接管正对所述端盖的端面设有插槽,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外管的端部相抵,所述抵接部绕所述外管的轴线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连孔,所述插接部绕所述外管的轴线延伸并自所述抵接部伸入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槽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具有在径向上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靠内,所述外侧壁靠外,所述插接部正对所述内侧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插槽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接部,所述插接部正对所述外侧壁的一侧设有蓄胶槽,所述蓄胶槽绕所述插接部的周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辅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具有位于其外环壁上的第四螺接部,所述第四螺接部为自所述转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的外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