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卫浴,尤其是涉及一种面盆龙头。
背景技术:
1、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88830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所述水龙头主体上设置有阀芯定位孔、进水孔及出水孔,所述阀芯定位孔内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定位孔分别与所述进水孔及出水孔连通,所述阀芯定位孔上依次设置有装饰盖及压盖,所述阀芯的上端连接有面盆把手,所述进水孔内安装有进水软管,所述出水孔内安装有起泡器。
3、上述水龙头,其面盆把手设置在水龙头主体的上端,长时间使用后,导致水龙头主体上端以及与面盆把手之间容易堆积污垢,不易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盆龙头,其将把手设置在龙头主体的后侧,防止污垢堆积,便于清洗。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面盆龙头,包括龙头主体、阀芯、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把手,所述把手与阀芯联动,所述龙头主体上设有第二出水口,阀芯设置在龙头主体内,龙头主体上设有连通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流道,所述龙头主体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把手滑动设置在活动槽内,且把手一端延伸至龙头主体内与阀芯连接,把手的另一端与龙头主体的上端面隔开设置。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与龙头主体的上端面隔开设置,这样防止污垢堆积,便于清理龙头主体,不会存在死角,同时也不会影响把手操作,把手在活动槽内活动即可带动阀芯运动,实现出水流道与第一出水口的通、断。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包括连接部以及活动部,所述的连接部套设在阀芯上端,并与阀芯连接,所述的活动部伸出活动槽外,位于龙头主体的上端,并与龙头主体隔开设置。
5、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连接部通过螺丝与阀芯连接,这样操作把手时即可带动阀芯转动,结构牢固稳定。
6、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有盖板,所述龙头主体的上端面对应阀芯位置设有供阀芯进、出的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龙头主体的上端面对开口进行遮盖,且盖板与龙头主体可拆卸连接。
7、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便于阀芯的拆装,并且使得阀芯不外露,更加美观。
8、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龙头主体呈“7”字形设置,所述龙头主体的竖杆上设有经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上方,所述隔板上设有冷水进水孔以及热水进水孔,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容置腔,所述的阀芯设置在容置腔内,容置腔底部设有与冷水进水孔相通的冷水进水口、与热水进水孔相通的热水进水口以及与出水流道相通的第一出水口,容置腔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的活动槽,所述龙头主体的横杆中空设置形成出水流道,端部设有第二出水口。
9、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结构布局合理,进水管位于第一腔室内,对进水管进行保护,进水管对应的进水孔连接,冷水以及热水进入阀芯内混合,然后混合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出,进入出水流道,最后从第二出水口流出,阀芯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便于与把手的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口内设有起泡器。
11、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让流经的水和空气充分混合,水的冲刷力提高不少,从而有效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
1.一种面盆龙头,包括龙头主体、阀芯、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把手,所述把手与阀芯联动,所述龙头主体上设有第二出水口,阀芯设置在龙头主体内,龙头主体上设有连通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把手滑动设置在活动槽内,且把手一端延伸至龙头主体内与阀芯连接,把手的另一端与龙头主体的上端面隔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连接部以及活动部,所述的连接部套设在阀芯上端,并与阀芯连接,所述的活动部伸出活动槽外,位于龙头主体的上端,并与龙头主体隔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盖板,所述龙头主体的上端面对应阀芯位置设有供阀芯进、出的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龙头主体的上端面对开口进行遮盖,且盖板与龙头主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呈“7”字形设置,所述龙头主体的竖杆上设有经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上方,所述隔板上设有冷水进水孔以及热水进水孔,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容置腔,所述的阀芯设置在容置腔内,容置腔底部设有与冷水进水孔相通的冷水进水口、与热水进水孔相通的热水进水口以及与出水流道相通的第一出水口,容置腔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的活动槽,所述龙头主体的横杆中空设置形成出水流道,端部设有第二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内设有起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