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磁阀的,尤其涉及一种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长,发展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环节,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最为成熟的代表。它是以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推动汽车前进,它具有结构简单、对大气没有污染、节能高效等一系列优点。
2、现有的燃料电池系统中,氢气循环系统是燃料电池动力模块的重要单元,用于向燃料电池堆输送氢气,并对氢气尾气进行净化后循环利用。随着电化学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水蒸气以及从阴极透过质子交换膜渗透到阳极的氮气越来越多,导致氢气浓度降低,低到一定程度则会使得电堆反应速率降低,因此,需要通过排氢阀排出混合气(杂质氮气和水蒸气),提升氢气浓度。
3、现有技术中的排氢阀采用较多o型圈进行密封,无法有效的降低氢气外漏的风险,同时重量、体积过大,不利于燃料电池堆使用。其次,阀座形式加工难度也过高。最后由于无法装配不同型号的转接头,导致适配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达到能够有效减少o型圈密封方式,有效避免氢气外漏风险造成危害。同时显著降低了电磁阀重量、缩小体积,更有利于燃料电池堆使用。其次,气体流道的改进降低了加工难度。最后,进出气口两端可装配不同型号的转接头,适配性较强的效果。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喷嘴、衔铁、套筒、线圈架、弹簧;所述喷嘴设置在出气口的下端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下方并与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线圈架套在所述衔铁外圈;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套筒和所述衔铁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与所述衔铁之间,并向上方抵住所述衔铁封闭所述喷嘴的底部,并隔绝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喷嘴之间的连通。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顶端向外侧延伸连通设置有分叉第二流道。
5、进一步地,所述分叉第二流道共四个,环绕所述第一流道顶端每隔90度呈圆周分布。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的直径为2.5mm。
7、进一步地,所述分叉第二流道的直径为1.3mm。
8、进一步地,所述喷嘴内部流道孔的直径为1.3mm。
9、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所述壳体通过螺纹锁紧。
10、通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喷嘴、衔铁、套筒、线圈架、弹簧;所述喷嘴设置在出气口的下端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下方并与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线圈架套在所述衔铁外圈;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套筒和所述衔铁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与所述衔铁之间,并向上方抵住所述衔铁封闭所述喷嘴的底部,并隔绝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喷嘴之间的连通的结构,达到能够有效减少o型圈密封方式,有效避免氢气外漏风险造成危害。同时显著降低了电磁阀重量、缩小体积,更有利于燃料电池堆使用。其次,气体流道的改进降低了加工难度。最后,进出气口两端可装配不同型号的转接头,适配性较强的效果。
1.一种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9)顶端向外侧延伸连通设置有分叉第二流道(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第二流道(9-1)共四个,环绕所述第一流道(9)顶端每隔90度呈圆周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9)的直径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第二流道(9-1)的直径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内部流道孔的直径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功率电堆微型排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与所述壳体(6)通过螺纹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