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可客制化调整导电端子的数量、结构与电性连接关系的组合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1、在现代的各式电子设备中,通常会设置电连接器以提供传输讯号,因应电子设备的特殊需求及发展,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数量与结构会被要求能够客制化调整,目前的电连接器设计完成后,导电端子的数量、结构与电性连接关系就会被确定而无法客制化调整,而难以满足电子设备的讯号传输要求,如此,将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技术(功能)发展受到限制。
2、另外,在电连接器上的多个导电端子的部分可能会有彼此电性连接的需求,对此,目前业界只能够选择增设跟电连接器配合的跨接器(jumper),来达成电连接器上部分导电端子彼此之间的电性连接,然而跨接器的增设会占用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如此,会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持续朝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
3、有鉴于此,如何客制化调整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数量与结构,目前已经成为现在业界亟欲挑战克服的技术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先前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所述组合式电连接器搭配一对接构件,所述组合式电连接器包括:一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提供对接所述对接构件,且所述外壳组件具有一外壳端子对接口;一舌部组件,所述舌部组件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一舌部绝缘端子架、一舌部跨接导电金属、一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一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其中,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具有多个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与一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具有多个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与一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跨接导电金属具有一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抵接结构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抵接结构;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主要抵接通道与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次要抵接通道;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接合结构与一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接合结构,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接合结构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接合结构分别接合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的一侧,以对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提供定位;其中,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所述舌部跨接导电金属、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组合而构成一舌部组件组合体,于所述舌部组件组合体中,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避开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且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隔开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延伸而分别跨过所述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与所述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使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分别电性衔接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抵接结构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抵接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抵接结构经由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主要抵接通道而抵接各所述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且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抵接结构经由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次要抵接通道而抵接各所述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而让各所述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与各所述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以及所述舌部组件嵌设于所述外壳组件而构成一电连接器组合体,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体中,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的搭接部位于所述外壳端子对接口上露出,而可于所述外壳组件对接所述对接构件时,令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的搭接部位电性搭接所述对接构件。
2、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外壳组件还具有一外壳舌状结构、一外壳底部嵌设口与一外壳内部空间,所述外壳底部嵌设口设置于所述外壳舌状结构的底部,所述外壳内部空间设置于所述外壳舌状结构的内部,所述外壳端子对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舌状结构的侧壁,其中,所述舌部组件可由所述外壳底部嵌设口进入所述外壳内部空间,而使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的搭接部位于所述外壳端子对接口上露出。
3、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外壳组件还具有一外壳组件主要隔开结构与一外壳组件次要隔开结构,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体中,所述外壳组件主要隔开结构隔开所述多个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与所述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的相邻两者,所述外壳组件次要隔开结构隔开所述多个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与所述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的相邻两者。
4、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外壳组件主要隔开结构与所述外壳组件次要隔开结构为栅栏结构。
5、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还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支撑结构,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支撑结构对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提供支撑,使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上延伸。
6、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跨设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上。
7、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跨接导电金属还具有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沿着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延伸而跨过所述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以隔开所述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沿着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延伸而跨过所述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以隔开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
8、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还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主要延伸通道与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次要延伸通道,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主要延伸通道中延伸,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次要延伸通道中延伸。
9、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连接而构成一舌部导电金属结构体,所述舌部导电金属结构体具有u形截面。
10、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还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接合结构,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体中,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接合结构以卡接方式、扣接方式或干涉方式接合所述外壳组件。
11、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抵接结构具有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与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子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位置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位置不同;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抵接结构具有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子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位置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位置不同。
12、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与一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接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接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结构配合,而使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可组合而构成一舌部绝缘端子架组合体。
13、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还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组合结构,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组合结构分别跟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结构配合,而使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可组合而构成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组合体。
14、优选地,于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中,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组合结构、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为结构配合的凹凸结构。
15、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组合式电连接器,至少由外壳组件与舌部组件组合而构成,而舌部组件至少由舌部导电塑料基座、舌部绝缘端子架、舌部跨接导电金属、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组合而构成。因此,在电连接器设计完成后,仍然可以通过外壳组件与舌部组件的调整,而达成客制化调整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数量、结构与电性连接关系,以满足电子设备的特殊需求及发展。
16、另外,舌部跨接导电金属可以达成电连接器上部分导电端子彼此之间的电性连接,而降低电连接器上部分导电端子彼此之间的讯号串扰,进而优化电连接器对于讯号的传输速度与质量。再者,本技术毋须额外增设跨接器就能够达成电连接器上部分导电端子彼此之间的电性连接,而让设置本技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能够持续朝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
1.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电连接器搭配一对接构件,所述组合式电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具有一外壳舌状结构、一外壳底部嵌设口与一外壳内部空间,所述外壳底部嵌设口设置于所述外壳舌状结构的底部,所述外壳内部空间设置于所述外壳舌状结构的内部,所述外壳端子对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舌状结构的侧壁,其中,所述舌部组件可由所述外壳底部嵌设口进入所述外壳内部空间,而使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的搭接部位于所述外壳端子对接口上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具有一外壳组件主要隔开结构与一外壳组件次要隔开结构,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体中,所述外壳组件主要隔开结构隔开所述多个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与所述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的相邻两者,所述外壳组件次要隔开结构隔开所述多个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与所述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的相邻两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主要隔开结构与所述外壳组件次要隔开结构为栅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还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支撑结构,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支撑结构对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提供支撑,使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跨设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跨接导电金属还具有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沿着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延伸而跨过所述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以隔开所述舌部主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与所述舌部次要导电端子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沿着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隔墙延伸而跨过所述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以隔开所述舌部主要导电端子组与所述舌部次要非跨接导电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还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主要延伸通道与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次要延伸通道,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主要延伸通道中延伸,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次要延伸通道中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衔接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隔开结构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隔开结构连接而构成一舌部导电金属结构体,所述舌部导电金属结构体具有u形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还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接合结构,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体中,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接合结构以卡接方式、扣接方式或干涉方式接合所述外壳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抵接结构具有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与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子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主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一抵接位置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主要第二抵接位置不同;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抵接结构具有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子结构,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子结构于一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位置抵接各所述舌部次要跨接导电端子,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一抵接位置与所述舌部导电金属次要第二抵接位置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与一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接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接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具有一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结构配合,而使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可组合而构成一舌部绝缘端子架组合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还具有一舌部导电塑料基座组合结构,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组合结构分别跟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结构配合,而使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构件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构件可组合而构成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组合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导电塑料基座组合结构、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主要组合结构与所述舌部绝缘端子架次要组合结构为结构配合的凹凸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