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特别涉及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
背景技术:
1、党参之名始见于《本草从新》,谓:“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惟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此处所说的“真党参”系指产于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的五加科人参。由于该地区的五加科人参逐渐减少乃至绝迹,后人遂用其他药材形态类似人参的植物伪充之,并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至清代医家已清楚地认识到伪充品与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处理,定名为:“党参”。关于这种党参的形态,《植物名实图考》有详尽记载:“党参,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之为利。”结合其附图,原植物与今所用党参一致。
2、由于党参的经济效益高,人们开始大面积种植党参,为了提高党参的种植效率和成活率,人们会在温室中先进行党参的育苗,成苗后,再进行移栽,因此,也就应运而生了许多党参移栽机,目前的党参移栽机普遍为着人工投苗,工作效率低下,速率跟不上,且漏苗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包括:
4、机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地轮;
5、挂苗捆卷装置,设置在机架上部,用于放置药苗捆卷;
6、展苗捆卷机构,设置在机架下部,用于将挂苗捆卷装置上放出的药苗展平后向地面引导。
7、所述挂苗捆卷装置包括:
8、四个立柱,呈矩形分布在机架上部;
9、四个短横杆,分别设置在四个立柱顶部,且与机架前端相对应的两个短横杆头部相互对应,且与机架后端相对应的两个短横杆头部相互对应;
10、四个限位挤压头,分别通过弹簧套装在四个短横杆的头部。
11、所述限位挤压头为圆锥台结构,且小直径端与苗捆卷相对应。
12、所述展苗捆卷机构包括:
13、长横杆,横向设置在机架下部;
14、两个安装架,分别设置在长横杆两端,用于将长横杆与机架连接。
1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16、开沟铧,设置在机架前端下部;
17、偏摆式牵引机构,设置在机架前端上部;
18、旋耕取土机构,设置在机架尾端,且旋耕取土机构的动力输入部分通过动力传输机构与设置在机架前端的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配合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与牵引设备的动力源配合连接;
19、膜上覆土机构,设置在旋耕取土机构的抛土口上;
20、挂膜展膜机构,设置在膜上覆土机构的出土口下部。
21、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
22、过桥链轮组件,输入端通过前端链轮组件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配合连接,输出端通过后端链轮组件与旋耕取土机构的动力输入部分配合连接。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挂苗捆卷装置将串联成捆的药苗放置在机架上,再利用展苗捆卷机构,将苗捆卷一头展开,并引导向地面,设备前行后,苗捆卷平铺在地面上,完成移栽作业,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挂苗捆卷装置为由四个立柱组成的支撑系统,能够将苗捆卷横向设置在机架上,同时,横杆与限位挤压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苗捆卷的装卡,由于横杆与限位挤压头装卡在苗捆卷两端,使得在拖拽苗捆卷时,苗捆卷能够自转。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展苗捆卷机构利用长横杆对苗捆卷表面进行展开支撑。本实用新型采用串苗式投苗的理念,将药苗提前串联好并捆成卷,移栽时无需在现场投苗,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的移栽效率,且可杜绝漏苗的问题机具前有开沟铧,及偏摆式牵引机构,中间为地轮,后面为旋耕取土及膜上覆土机构,整个机具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可轻松适应小地块、缓坡地等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
1.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苗捆卷装置(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挤压头为圆锥台结构,且小直径端与苗捆卷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展苗捆卷机构(6)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垄双行党参串苗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