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卸料,具体是螺旋管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螺旋管是以带钢卷板为原材料,经常温挤压成型,以自动双丝双面埋弧焊工艺焊接而成的螺旋缝钢管。
2、螺旋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转运,将其用夹具安装固定好后,吊至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再卸料,但是为了防止螺旋管在运送过程中掉落,对其进行了多层的加固,卸料时需要繁琐的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需要一种快速卸料的装置来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螺旋管卸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螺旋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转运,将其用夹具安装固定好后,吊至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再卸料,但是为了防止螺旋管在运送过程中掉落,对其进行了多层的加固,卸料时需要繁琐的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管卸料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转架、第二转架,固定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防护柱;第一转架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第二转架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且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滑动配合,防护柱分布在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周侧,且与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转动配合,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靠近下方的一端之间形成有开口;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架上,可驱使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转动,且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的运动方向相反,可使开口增大或变小。
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架上方设置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隔板,驱动机构安装在外壳上。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隔板上的中空的筒轴,筒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外侧面上均设置有齿槽,第一齿轮与第一转架啮合连接,外壳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贯穿筒轴、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二转架啮合连接,外壳上安装有驱动驱动轴转动的电机,驱动轴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外壳上转动安装有传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同时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啮合。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架大致呈u字型结构,且间隔设置有两个。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均为半圆形结构。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架、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螺旋管卸料装置,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位于第一位置时,开口增大,方便螺旋管至于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内侧,位于第二位置时,开口减小,可将螺旋管固定,便于运输,需要卸料时,驱动机构快速驱使第一转架与第二转架运动至第一位置,将螺旋管快速卸下。
1.螺旋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上方设置有外壳(20),外壳(20)内设置有隔板(21),驱动机构安装在外壳(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隔板(21)上的中空的筒轴(22),筒轴(22)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2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4),第一转架(11)与第二转架(12)外侧面上均设置有齿槽(14),第一齿轮(23)与第一转架(11)啮合连接,外壳(20)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25),驱动轴(25)贯穿筒轴(22)、第一齿轮(23)、第一锥齿轮(2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28),且第二齿轮(28)与第二转架(12)啮合连接,外壳(20)上安装有驱动驱动轴(25)转动的电机(26),驱动轴(25)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7),外壳(20)上转动安装有传动锥齿轮(29),传动锥齿轮(29)同时与第一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7)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大致呈u字型结构,且间隔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架(11)与第二转架(12)均为半圆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第一转架(11)与第二转架(1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