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按键结构通过一升降机构连接键帽。升降机构可基于键帽的释放或按压而升降。升降机构包含多个分开形成的杆件,这些杆件分别制作后再彼此枢接而构成一可活动的机构。然而,升降机构本身的组成较多(较为复杂),且在按键结构的组装程序中,多个升降机构必须一一组装至底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可改善前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括一弹性件及一键帽。弹性件包括一动作部、一固定部及一连接部。固定部环绕动作部。连接部连接固定部与动作部。键帽包括一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固定部或动作部。
3、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支架及一触发体。触发体配置在键帽与支架之间。键帽与支架直接连接。
4、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5、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用弹性件代替升降机构,具有组装更容易,构造更简化、成本更低等优点。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至少包含支架及键帽,其中键帽可直接或间接连接支架,如此不需额外设置升降机构。
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更包括对应该动作部的一第二连接部,基于该按键结构处于一释放状态,该键帽的该第二连接部抵压在该动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的该第一连接部抵接于该弹性件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件具有一中空部,该按键结构更包括一触发体,该触发体穿过该中空部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基于该按键结构处于一释放状态,该动作部、该连接部与该固定部呈平直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更包括一连接该动作部的触发部,该按键结构更包括一开关,该开关配置在该键帽与该弹性件之间,且该开关在位置上对应该触发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该动作部具有一穿孔,该按键结构更包括一触发体,该触发体穿过该穿孔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作部与该固定部之间具有一间隔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包括一接合段,该接合段具有一斜面沿该键帽的一升降方向与该间隔槽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作部、该固定部与该连接部为一体成形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弹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更包括对应该动作部的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包括一定位段及一抵压段,其中该抵压段连接该定位段且具有一下表面朝向该动作部,且该定位段相对该抵压段突出且穿过该弹性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作部、该连接部与该固定部组成一弹性单元,该弹性件包括多个该弹性单元,相邻二该弹性单元的该些固定部连接在一起。
17.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包括一键帽连接部,该支架包括一支架连接部,该键帽连接部与该支架连接部沿该键帽的一升降方向枢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包括一周缘部及一键帽连接部,该键帽连接部相对该周缘部之一底面突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触发体抵压于该开关。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包括一键帽连接部,该支架具有一连接孔;基于该按键结构处于一释放状态,该键帽连接部与该连接孔的一底面彼此间隔;基于该按键结构处于一按压状态,该键帽连接部与该连接孔的该底面抵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