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8-10  11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业内越来越追求高能量密度,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装配比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当前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普遍采用全极耳结构且正负极极耳在电芯主体的两端,通过将集流盘与揉平后的全极耳端面进行激光焊接,从而实现电池正负极端子与极耳的连接。电芯装配时需要分别焊接正极集流盘和极柱,以及负极集流盘及钢壳,工序繁杂,效率慢,并且由于电芯的正负极极耳不在同一侧,负极电流需要流过钢壳,导致电池内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以解决或部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壳体;

4、盖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5、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极耳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二极耳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二金属片;

6、集流盘,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集流盘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连接。

7、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卷绕设置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第一极耳设于所述第一极片上,所述第二极耳设于所述第二极片上。

8、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金属片的高度不同,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金属片的高度不同,所述高度方向为所述主体的轴向方向。

9、可选地,沿着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卷绕方向,后一个第一金属片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一个第一金属片的高度,和/或后一个第二金属片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一个第二金属片的高度,所述后一个第一金属片为相邻两个第一金属片中后进行卷绕的第一金属片,所述前一个第一金属片为相邻两个第一金属片中先进行卷绕的第一金属片,所述后一个第二金属片为相邻两个第二金属片中后进行卷绕的第二金属片,所述前一个第二金属片为相邻两个第二金属片中先进行卷绕的第二金属片。

10、可选地,沿着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卷绕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金属片的高度逐渐增大,和/或,多个所述第二金属片的高度逐渐增大。

11、可选地,所述集流盘的边缘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均连接。

12、可选地,所述集流盘包括:

13、连接环,与所述第二极耳、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盖板均连接;

14、连接盘,设置于所述连接环内部围成的中空区域内,所述连接盘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极耳和极柱,所述极柱绝缘地凸出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15、第一绝缘环,用于绝缘连接所述连接环和所述连接盘。

16、可选地,所述连接环包括环主体段和环延伸段,所述环主体段与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一绝缘环连接,所述环延伸段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盖板均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壳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环延伸段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间隙内并与所述环形凸台和所述壳体均连接。

18、可选地,所述连接盘包括盘主体段和盘连接段,所述盘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一绝缘环连接,所述盘主体段与所述极柱连接。

19、可选地,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之间。

2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21、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及用电装置,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间隔设置于主体的同一侧,可以降低电池内阻;所述第一极耳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二极耳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二金属片,多个第一金属片及多个第二金属片的设置,使得第二极耳和第二极耳无需进行揉平工序,避免了揉平导致的粉尘堆积,进而避免了粉尘导致的自放电风险,同时还可以改善电解液的浸润性,并且降低负极导流内阻,提升电芯倍率性能;集流盘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均连接,仅通过一个集流盘就可以实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与盖板及壳体的连接,简化电芯装配工艺,降低了制备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3)包括卷绕设置的第一极片(132)、第二极片(13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132)和第二极片(133)之间的隔膜(134),所述第一极耳(11)设于所述第一极片(132)上,所述第二极耳(12)设于所述第二极片(1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金属片(111)的高度不同,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金属片(121)的高度不同,所述高度方向为所述主体的轴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极片(132)和第二极片(133)的卷绕方向,后一个第一金属片(1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一个第一金属片(111)的高度,和/或后一个第二金属片(1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前一个第二金属片(121)的高度,所述后一个第一金属片(111)为相邻两个第一金属片(111)中后进行卷绕的第一金属片(111),所述前一个第一金属片(111)为相邻两个第一金属片(111)中先进行卷绕的第一金属片(111),所述后一个第二金属片(121)为相邻两个第二金属片(121)中后进行卷绕的第二金属片(121),所述前一个第二金属片(121)为相邻两个第二金属片(121)中先进行卷绕的第二金属片(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极片(132)和第二极片(133)的卷绕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金属片(111)的高度逐渐增大,和/或,多个所述第二金属片(121)的高度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4)的边缘与所述盖板(3)和所述壳体(2)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4)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3)包括环主体段(431)和环延伸段(432),所述环主体段(431)与所述第二极耳(12)和所述第一绝缘环(42)连接,所述环延伸段(432)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和所述盖板(3)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靠近所述电极组件(1)的一侧设有环形凸台(311),所述环形凸台(311)与所述壳体(2)之间有间隙,所述环延伸段(432)的自由端(4321)位于所述间隙内并与所述环形凸台(311)和所述壳体(2)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41)包括盘主体段(411)和盘连接段(412),所述盘连接段(412)与所述第一极耳(11)和所述第一绝缘环(42)连接,所述盘主体段(411)与所述极柱(32)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5),所述绝缘件(5)设于所述第一极耳(11)和所述第二极耳(12)之间。

12.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所述电池包括:壳体;盖板,与所述壳体连接;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极耳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二极耳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二金属片;集流盘,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集流盘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连接。通过将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间隔设置于主体的同一侧,可以降低电池内阻,同时去除揉平工序,改善电解液的浸润性,简化电芯装配工艺,降低了制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龚志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6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