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及其悬浮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8-06  15


本发明涉及磁浮车辆,具体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及其悬浮架。


背景技术:

1、中低速磁浮车辆通常采用单独控制悬浮架两侧电磁铁模块悬浮间隙的控制方式。因此,为了避免两侧电磁铁悬浮间隙变化互相影响,要求悬浮架具备一定的解耦能力,使得两侧电磁铁垂向位移相对独立。

2、公开号为cn11148332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小侧滚量悬浮架及磁浮列车,该悬浮架采用两组位于悬浮架两端的平行四边形防侧滚解耦结构进行解耦,其缺点在于:悬浮架结构连接零部件多且复杂,部件之间的公差通过叠加后容易产生累加误差,导致电磁铁内外侧极板产生相对偏差,不利于悬浮稳定。此外,由于防侧滚解耦结构位于悬浮架两端,同时设有空气弹簧,占用了较多的底架设备空间,不仅不利于底架设备布置,还增加了车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及其悬浮架,解决了现有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结构复杂,不利于底架设备布置,增加车辆成本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包括悬浮架本体、托臂和滑台组件;

4、所述悬浮架本体包括两根纵梁和一根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托臂位于所述纵梁的两端;

5、所述滑台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滑台组件分别位于两根所述纵梁上;

6、所述滑台组件包括滑台、空气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空气弹簧的底部与纵梁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空气弹簧的顶部与所述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台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悬浮架本体铰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的底部安装有直线电机。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臂呈向悬浮架本体内侧弯曲的c字型,所述托臂的顶部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根所述纵梁的下方各设有一悬浮组件;

10、所述悬浮组件包括两块电磁铁极板、连接板和电磁铁线圈,两块所述电磁铁极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电磁铁线圈夹设于两块电磁铁极板之间;

11、所述电磁铁极板的两端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

12、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橡胶堆,所述橡胶堆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托臂的底部插入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橡胶堆的顶部连接。

13、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包括上述的磁浮车辆悬浮架以及磁浮车辆本体,所述磁浮车辆本体的底部沿所述磁浮车辆本体的宽度方向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滑台滑动连接。

14、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5、1、采用了工字型构架,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将空气弹簧设置在纵梁中部,让车辆具有更好的曲线通过能力。

16、2、将空气弹簧和滑台的数量减少了一半,简化了悬浮架结构,可以增加底架设备空间,降低制造成本。

17、3、采用了电磁铁解耦的方式取代了悬浮架解耦,结构简单,累积误差小,减少悬浮架解耦对悬浮架结构设计的束缚,让悬浮架结构变得多样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磁浮车辆悬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架本体、托臂和滑台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车辆悬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底部安装有直线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浮车辆悬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呈向悬浮架本体内侧弯曲的c字型,所述托臂的顶部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浮车辆悬浮架,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纵梁的下方各设有一悬浮组件;

5.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磁浮车辆悬浮架以及磁浮车辆本体,所述磁浮车辆本体的底部沿所述磁浮车辆本体的宽度方向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滑台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及其悬浮架,包括悬浮架本体、托臂和滑台组件;悬浮架本体包括两根纵梁和一根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托臂位于纵梁的两端;滑台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滑台组件分别位于两根纵梁上;滑台组件包括滑台、空气弹簧和连接杆,空气弹簧的底部与纵梁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空气弹簧的顶部与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台通过连接杆与悬浮架本体铰接。本发明悬浮架采用工字型构架,使得结构更加稳固。通过将空气弹簧设置在纵梁中部,使车辆具有更好的曲线通过能力。采用电磁铁解耦的方式取代了悬浮架解耦,结构简单,累积误差小,还可以增加底架设备空间,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军,龙子凡,吴志会,佟来生,司恩,高锋,李笑严,王家恒,李皓,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4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