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8-06  24


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目前起动机和油泵电机转子线圈都采用漆包线多层叠绕。漆包线为绕组线的一个品种,里面为导体线,外面是绝缘层包裹,在导线退火软化后,通过多层涂漆,经过烘烤而成,生产必须要符合规格标准。

2、由于绕线工序复杂,且绕线机对于铜线的保护不够,容易造成铜线的涂漆损坏,一些企业依靠工人手动绕线的方法制作转子,在此过程中,通过绕线装置能对电机转子进行夹持,现有的绕线装置在使用时,其自身结构单一,不便于对不同尺寸的电机转子进行夹持,使用时的局限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包括加工台、转子本体、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转子本体上设有空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板以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加工台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贯穿加工台的转轴,所述底板固定在转轴的顶端,所述转子本体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器以及定位柱,所述第一升降器固定在加工台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器的输出端转动设置对接块,所述定位柱固定在对接块的下端,且所述定位柱插入到空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柱的底端为锥形结构。

5、为了使转子本体便于卸料,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加工台的上端固定设置第二升降器,所述第二升降器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推进器,所述推进器的输出端设有用来对转子本体限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转子本体的上端。

6、为了使定位柱便于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对接块的下端设有第一对接板,所述定位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通过螺丝固定。

7、为了使第二升降器便于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横杆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升降器的输出端。

8、为了使转子本体在底板上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防滑垫。

9、为了提高本结构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器以及第二升降器均为气缸。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定位柱自身的外壁上带有防滑套,第一升降器启动后,能使对接块下降,能使定位柱插入到空槽内,能给转子本体在底板上提供一个压力,能使转子本体在底板上固定,而且定位柱为锥形结构,能使本结构便于对不同尺寸的转子本体进行定位,使用时的局限性低;

13、随着转子本体的绕线,可以间歇性的控制电机启动,这是底板会带动转子本体间歇性的转动,能提高转子本体的绕线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包括加工台(1)、转子本体(2)、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转子本体(2)上设有空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板(7)以及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在加工台(1)的下方,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设有贯穿加工台(1)的转轴(8),所述底板(7)固定在转轴(8)的顶端,所述转子本体(2)放置在底板(7)的上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器(3)以及定位柱(5),所述第一升降器(3)固定在加工台(1)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器(3)的输出端转动设置对接块(4),所述定位柱(5)固定在对接块(4)的下端,且所述定位柱(5)插入到空槽(6)的内部,所述定位柱(5)的底端为锥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固定设置第二升降器(10),所述第二升降器(10)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两端固定设置推进器(12),所述推进器(12)的输出端设有用来对转子本体(2)限位的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位于转子本体(2)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块(4)的下端设有第一对接板,所述定位柱(5)的上端设有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通过螺丝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1)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升降器(10)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上端设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器(3)以及第二升降器(10)均为气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流电机转子绕线装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板以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加工台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贯穿加工台的转轴,所述底板固定在转轴的顶端,所述转子本体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器以及定位柱,所述第一升降器固定在加工台的上方,定位柱自身的外壁上带有防滑套,第一升降器启动后,能使对接块下降,能使定位柱插入到空槽内,能给转子本体在底板上提供一个压力,能使转子本体在底板上固定,而且定位柱为锥形结构,能使本结构便于对不同尺寸的转子本体进行定位,使用时的局限性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湛,梁承云,周辉,张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山市民强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4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