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8-06  17


本技术具体涉及垫片,具体是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


背景技术:

1、垫片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机械密封,通常用以防止两个物体之间受到压力、腐蚀、和管路自然地热胀冷缩泄漏。由于机械加工表面不可能完美,使用垫片即可填补不规则性。

2、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cn 205989247 u公开了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薄板和石棉密封板;所述石棉密封板包覆于金属薄板中间;所述石棉密封板和金属薄板形状相同,且为矩形、正方形或圆形;所述金属薄板的厚度为0.19-0.25mm;所述石棉密封板的厚度为1.42-1.58mm;

3、上述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是通过该垫片具有的回弹性来进行填充和包覆性支撑,在填充空间较大时,垫片则不能对两侧有效密封填充,不能有效作出调节,来对两侧包覆密封;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通过弹簧顶动顶持环在凸起环内滑动,从而能够根据填充空间,发生变化,对两侧顶紧密封;外侧的上包覆套和下包覆套会跟随移动,从而有效弥补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包括内插管;所述的内插管外侧焊接有外撑环,该外撑环两侧均焊接有凸起环;所述的凸起环内侧焊接有多个弹簧,该弹簧的另一侧焊接顶持环,并且顶持环滑动连接在凸起环内;所述的凸起环外侧设置有上包覆套和下包覆套。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内插管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上调整环。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的上调整环上均粘结有支撑铁片,并且两个支撑铁片上分别铆接有上包覆套和下包覆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包覆套设置有便于上包覆套插接的插接腔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顶持环上嵌装有加强铁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上包覆套和下包覆套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将内插管放置于密封槽中间,根据密封槽的高度,弹簧将会发生变化,从而会推动顶持环移动,从而顶持环贴合密封槽,弹簧产生的推力将使得顶持环一直受力,从而增加密封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上调整环通过螺纹连接内插管对贴合物体的上方进行密封包覆,上调整环上粘结的支撑铁片,对上调整环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上调整环受力发生形变;

12、3.本实用新型,加强铁片为顶持环提供支撑,防止顶持环受力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插管(4);所述的内插管(4)外侧焊接有外撑环(5),该外撑环(5)两侧均焊接有凸起环(6);所述的凸起环(6)内侧焊接有多个弹簧(7),该弹簧(7)的另一侧焊接顶持环(8),并且顶持环(8)滑动连接在凸起环(6)内;所述的凸起环(6)外侧设置有上包覆套(1)和下包覆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插管(4)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上调整环(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上调整环(10)上均粘结有支撑铁片(11),并且两个支撑铁片(11)上分别铆接有上包覆套(1)和下包覆套(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包覆套(2)设置有便于上包覆套(1)插接的插接腔体(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持环(8)上嵌装有加强铁片(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包覆套(1)和下包覆套(2)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覆式密封垫片,涉及垫片技术领域,该包覆式密封垫片包括内插管;所述的内插管外侧焊接有外撑环,该外撑环两侧均焊接有凸起环;所述的凸起环内侧焊接有多个弹簧,该弹簧的另一侧焊接顶持环,并且顶持环滑动连接在凸起环内;所述的凸起环外侧设置有上包覆套和下包覆套;本技术,将内插管放置于密封槽中间,根据密封槽的高度,弹簧将会发生变化,从而会推动顶持环移动,从而顶持环贴合密封槽,弹簧产生的推力将使得顶持环一直受力,从而增加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亮,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生医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4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