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8-06  18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卷线筒,是用来存放电线或者线缆的常见工具,可以代替人工来实现电线或者电缆自由收放,使用起来较为省力。

2、常见的卷线筒两端的距离较远,在放线时理线和束线功能差,在拉拽线路时,容易造成电线左右偏移,从而导致拖拉拽较为费力,且放线过程中还会造成线路表面遭受磨损或者缠绕,会对电力施工的造成安全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放线时理线和束线功能差,在拉拽线路时,容易造成电线左右偏移,从而导致拖拉拽较为费力,且放线过程中还会造成线路表面遭受磨损或者缠绕,会对电力施工的造成安全影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均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共同螺纹贯穿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柱体。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壁共同贯穿有销轴。

5、优选的,所述销轴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6、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圈。

7、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均活动贯穿固定板的侧壁,所述螺纹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远离伺服电机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滑块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板的正投影面积。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的第一板体、轴承、柱体和螺纹杆,首先将电线或者线缆在柱体上缠绕一圈,然后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就能够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运动,此时螺纹杆上的固定块能够跟随螺纹杆的旋转方向进行左右位移,从而实现将转杆上的电线或者线缆进行逐步放线,从而防止线路缠绕,在拉拽时较为省力。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将电线或者线缆穿过通孔,线路能够利用滑块带动第一连接板跟随固定块进行移动,然后在拉拽电线或者线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通孔上的防护圈,有效防止线路的表面出现磨损、损坏等情况,增加了线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两个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上均安装有螺纹杆(5),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共同螺纹贯穿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7),所述第一板体(7)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8),两个所述轴承(8)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柱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侧壁共同贯穿有销轴(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3)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14),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4)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侧壁开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圈(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杆(5)均活动贯穿固定板(3)的侧壁,所述螺纹杆(5)远离伺服电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2)远离伺服电机(4)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滑块(11)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板(12)的正投影面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对称固定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均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共同螺纹贯穿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柱体。本技术通过可以将电线或者线缆穿过通孔,线路能够利用滑块带动第一连接板跟随固定块进行移动,然后在拉拽电线或者线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通孔上的防护圈,有效防止线路的表面出现磨损、损坏等情况,增加了线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捷,黄子劲,林敬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汝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4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