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链锯,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
背景技术:
1、链锯是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主要用于伐木和造材,其工作原理是依靠链锯头上的锯链上交错的l形刀片横向运动来进行剪切动作。
2、现有的链锯结构包括外壳总成、链锯头、电机等部件,外壳总成是由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两部分装配而成,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通过螺丝连接;电机外壳也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总成上。在实际装配中,需要先要将电机外壳通过螺丝装配到第一外壳上,然后再将第二外壳通过螺丝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实际装配过程中,上述两道装配工序无法在同一个步骤中完成,且由于两道工序中螺丝安装角度不同,导致在完成上一道装配工序后,需要调整装配体的角度位置才能进行下一道装配工序,装配起来较为麻烦,且大大增加了自动化装配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链锯装配起来较为麻烦、自动化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电机,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外壳上设凸缘结构,凸缘结构上设有第四螺丝孔,第一外壳上设有用于插入电机外壳的安装槽,第一外壳上设有与第四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三螺丝孔;
3、当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合后,第二外壳顶住电机外壳的一端并使电机外壳上的凸缘结构与第一外壳的内侧接触,并且凸缘结构上的第四螺丝孔与第一外壳上第三螺丝孔相对应;
4、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二外壳上设有与第一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二螺丝孔,第一螺丝孔和第三螺丝孔布设在同一平面上。
5、作为优选,在对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进行组合时,螺丝从第一外壳的外侧打入第一螺丝孔中并与第二螺丝孔相连;在对第一外壳和电机外壳进行组合时,螺丝从第一外壳的外侧打入第三螺丝孔中并与凸缘结构上的第四螺栓孔相连。
6、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外壳靠近第二外壳的一端设有第六螺丝孔,第二外壳上设有与第六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五螺丝孔。
7、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外壳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拼接而成,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外壳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安装槽。
9、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池模块,第一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池插槽,第二外壳的一端设有与第一电池插槽相对应的第二电池插槽。
10、作为优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合后形成外壳总成,外壳总成的一端设有电线孔。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螺丝孔和第三螺丝孔布设在同一平面上,且螺丝的安装方向均一致,在一个步骤中可同时完成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电机外壳三者之间的装配,装配过程中无需改变装配体的角度,装配过程简单方便,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大大提升了装配的效率和装配成本,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1.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电机,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外壳上设凸缘结构,凸缘结构上设有第四螺丝孔,第一外壳上设有用于插入电机外壳的安装槽,第一外壳上设有与第四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三螺丝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进行组合时,螺丝从第一外壳的外侧打入第一螺丝孔中并与第二螺丝孔相连;在对第一外壳和电机外壳进行组合时,螺丝从第一外壳的外侧打入第三螺丝孔中并与凸缘结构上的第四螺栓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靠近第二外壳的一端设有第六螺丝孔,第二外壳上设有与第六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五螺丝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拼接而成,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内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模块,第一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池插槽,第二外壳的一端设有与第一电池插槽相对应的第二电池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链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合后形成外壳总成,外壳总成的一端设有电线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