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8-03  15


本技术属于生物颗粒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


背景技术:

1、生物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生物颗粒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2、由于在使用生物颗粒时,需要实用烘干筒对生物颗粒进行烘干,在对生物颗粒进行烘干时,需要将生物颗粒倒入烘干筒内,由于生物颗粒在湿润情况下可能会堆在一起,导致生物颗粒在进行烘干时不易被烘干,降低了烘干筒正常的烘干质量,因此需要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进料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下设有排料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背面设有第一单向管,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排气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设有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设在输送组件内。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连接有挡板和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位于挡板下方,所述进料组件设在固定壳上,所述排料组件设在固定壳下,所述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均设在固定壳内,所述第一单向管卡接在固定壳的背面,所述排气组件设在固定壳的一侧,所述清理板与输送组件搭接。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卡接在固定壳上,所述进料斗内卡接有第一止逆阀。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料组件包括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卡接在固定壳下,所述排料管内卡接有第二止逆阀。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电机和输送带,所述电机连接在固定壳的背面,所述输送带设在固定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带连接,所述输送带与清理板搭接,所述烘干组件设在输送带内。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在固定壳内,所述固定架内卡接有风机、均流板和若干个加热管,所述均流板设在风机和若干个加热管之间。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组件包括第二单向管,所述第二单向管卡接在固定壳的一侧,所述第二单向管内卡接有净化网。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料斗与固定壳相连通,所述排料管与固定壳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管与固定壳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管与固定壳相连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排料组件、进料组件、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当生物颗粒掉落到输送组件上后,工作的输送组件在对其进行输送时,固定组件可将输送组件上的生物颗粒摊平成薄薄的一层,工作的烘干组件可均匀的对摊平后的生物颗粒可进行烘干操作,使得该烘干筒内的生物颗粒可快速的被烘干,保证了该烘干筒正常的烘干质量;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当该烘干筒在不工作时,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关闭,此时外界的脏污不易进入固定壳内进而对其造成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包括固定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上设有进料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1)下设有排料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1)的背面设有第一单向管(6),所述固定组件(1)的一侧设有排气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1)内设有输送组件(4)和烘干组件(5),所述烘干组件(5)设在输送组件(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固定壳(11),所述固定壳(11)内连接有挡板(12)和清理板(13),所述清理板(13)位于挡板(12)下方,所述进料组件(2)设在固定壳(11)上,所述排料组件(3)设在固定壳(11)下,所述输送组件(4)和烘干组件(5)均设在固定壳(11)内,所述第一单向管(6)卡接在固定壳(11)的背面,所述排气组件(7)设在固定壳(11)的一侧,所述清理板(13)与输送组件(4)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2)包括进料斗(21),所述进料斗(21)卡接在固定壳(11)上,所述进料斗(21)内卡接有第一止逆阀(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组件(3)包括排料管(31),所述排料管(31)卡接在固定壳(11)下,所述排料管(31)内卡接有第二止逆阀(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4)包括电机(41)和输送带(42),所述电机(41)连接在固定壳(11)的背面,所述输送带(42)设在固定壳(11)内,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与输送带(42)连接,所述输送带(42)与清理板(13)搭接,所述烘干组件(5)设在输送带(42)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5)包括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连接在固定壳(11)内,所述固定架(51)内卡接有风机(52)、均流板(53)和若干个加热管(54),所述均流板(53)设在风机(52)和若干个加热管(5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7)包括第二单向管(71),所述第二单向管(71)卡接在固定壳(11)的一侧,所述第二单向管(71)内卡接有净化网(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1)与固定壳(11)相连通,所述排料管(31)与固定壳(11)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管(6)与固定壳(11)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管(71)与固定壳(11)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颗粒加工用烘干筒,属于生物颗粒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进料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下设有排料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背面设有第一单向管,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排气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设有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设在输送组件内;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排料组件、进料组件、输送组件和烘干组件,当生物颗粒掉落到输送组件上后,工作的输送组件在对其进行输送时,固定组件可将输送组件上的生物颗粒摊平成薄薄的一层,工作的烘干组件可均匀的对摊平后的生物颗粒可进行烘干操作,使得该烘干筒内的生物颗粒可快速的被烘干,保证了该烘干筒正常的烘干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苑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盛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2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