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8-01  16


本发明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1、微型扬声器由于其尺寸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便携、通讯、智能设备中,而用户对高音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对于一些便携式智能化设备,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声音的有与没有,而是更多的追求好的音质。

2、一个完整的微型发声模组由微型发声单体、前、后音腔等组成;微型扬声器工作时,前音腔低通滤波,当驱动信号频率大于前腔共振频率(fh)之后,扬声器响度大幅下降。目前智能移动终端中微型发声模组的前腔谐振点大多小于6000hz,导致微型扬声器有效频带变窄,音色比较单调,音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单体,保证中低音性能不降低的同时,有效提升高频性能,拓宽发声频带。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声单体,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磁路系统及注塑部,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环形的第一振膜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位于所述第一振膜的内周缘处,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均沿第一方向振动;

3、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路与位于所述中心磁路外周的边磁路,所述中心磁路与所述边磁路间隔设置,所述中心磁路与所述边磁路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中心磁路具有连通所述发声单体内外空间的避让部;

4、所述中心磁路内部具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为扁平音圈且轴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音圈背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磁间隙;

5、至少部分所述注塑部设于所述避让部内,所述注塑部内嵌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音圈和外部电路电连接。

6、可选地,所述避让部和所述注塑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可选地,所述注塑部为两个,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两个所述注塑部位于所述第二音圈的两端,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注塑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相对两侧。

8、可选地,所述中心磁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导磁板、第一磁体、第二导磁板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一导磁板相对设置。

9、可选地,所述注塑部与所述第一导磁板固定连接。

10、可选地,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第一导磁板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振膜的外周沿固定于所述固定环背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侧;

11、和/或,所述第一振膜靠近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

12、可选地,所述中心磁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磁体、第二导磁板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设置。

13、可选地,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第一磁体背离所述第二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振膜固定于所述固定环的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所述注塑部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振膜靠近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磁板包括两个开孔,两个所述开孔与两个所述注塑部相对应,所述电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暴露于所述开孔。

16、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磁轭,所述中心磁路与所述边磁路均固定于所述磁轭的同一侧,所述磁轭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注塑部远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实现固定,所述电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暴露于所述限位孔。

17、可选地,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且与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的焊接件,所述磁轭背离所述中心磁路的一侧设有凹槽,至少部分所述本体部收纳于所述凹槽内。

1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上述的发声单体。

19、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发声模组,或,所述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发声单体。

2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至少在于,本发明的发声单体,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磁路系统及注塑部,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环形的第一振膜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位于所述第一振膜的内周缘处,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均沿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路与位于所述中心磁路外周的边磁路,所述中心磁路与所述边磁路间隔设置,所述中心磁路与所述边磁路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中心磁路具有连通所述发声单体内外空间的避让部;所述中心磁路内部具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为扁平音圈且轴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音圈背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磁间隙,至少部分所述注塑部设于所述避让部内,所述注塑部均内嵌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音圈和外部电路电连接。第一发声单元为低音单元,第二发声单元为高音单元,将高低音发声单元集成在一起,保证中低音性能不降低的同时,有效提高高频性能,拓宽发声频带;此外第二音圈为扁平音圈,插入中心磁路内部的第二磁间隙,有效提高驱动力,进而提升声学性能,并且扁平音圈能够有效减小产品体积;通过设置注塑部与电连接件,实现从发声单体底部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完成电连接,从而降低了第二发声单元与外部电连接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2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磁路系统及注塑部,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环形的第一振膜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位于所述第一振膜的内周缘处,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均沿第一方向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和所述注塑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部为两个,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两个所述注塑部位于所述第二音圈的两端,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注塑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导磁板、第一磁体、第二导磁板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一导磁板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部与所述第一导磁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第一导磁板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振膜的外周沿固定于所述固定环背离所述第一导磁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磁体、第二导磁板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第一磁体背离所述第二导磁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振膜固定于所述固定环的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所述注塑部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靠近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包括两个开孔,两个所述开孔与两个所述注塑部相对应,所述电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暴露于所述开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磁轭,所述中心磁路与所述边磁路均固定于所述磁轭的同一侧,所述磁轭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注塑部远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实现固定,所述电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振膜的一端暴露于所述限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且与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的焊接件,所述磁轭背离所述中心磁路的一侧设有凹槽,至少部分所述本体部收纳于所述凹槽内。

13.一种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发声单体。

14.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声模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单体,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磁路系统及注塑部,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环形的第一振膜及第一音圈,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及第二音圈,第二振膜位于第一振膜的内周缘处;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路与位于中心磁路外周的边磁路,中心磁路具有避让部;中心磁路内部具有第二磁间隙,第二音圈为扁平音圈且轴线垂直于第二振膜的振动方向,第二音圈至少部分插入第二磁间隙,至少部分注塑部设于避让部内,注塑部内嵌有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第二音圈和外部电路电连接。本发明的发声单体有效提高高频性能,拓宽发声频带。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刘松,李波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2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