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31  8


本申请涉及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1、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环境中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是一种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采用此方法对电子零部件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以确保在真实应用场合中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

2、根据国内外常见的电磁兼容检测标准的要求,零部件电磁兼容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装置包括接地(参考)平面、受试设备或零部件、电流源、感应线圈和辅助实验设备,接地(参考)平面放置在试验室内,受试零部件和辅助实验设备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并与其连接,电流源即试验发生器与接地(参考)平面连接,感应线圈包围受试零部件且与电流源连接,在不同垂直方向上试验时,可选择不同尺寸的感应线圈,辅助实验设备包括防逆滤波器、电流测量系统以及其他操作和校验受试零部件技术性能必需的其他仪器。

3、试验过程中,受试零部件应处于感应线圈产生的试验磁场中,为了使受试零部件暴露在不同方向的试验磁场中,感应线圈应旋转90°,然而在现有试验场所内,每次旋转感应线圈时都需要搬离供电电源、辅助实验设备以及受试零部件,并且需要多人协作,将受试零部件包围于感应线圈中,并使得受试零部件垂直于接地(参考)平面,因此降低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包括一体设置在一起的主体部和延长部,所述主体部通过支撑柱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主体部用于放置供电电源和磁场发生器,所述延长部悬设在主体部的一端且用于放置受试零部件,所述受试零部件通过电源线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受试零部件外部围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通过电源线与磁场发生器连接,当所述受试零部件处于检测状态时,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包围受试零部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供电电源、磁场发生器和受试零部件放置在试验台上,使得受试零部件位于悬设的延长部上,将感应线圈围设在受试零部件外周,以此完成零部件电磁兼容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的前期布置,提高了试验布置的便捷性;供电电源为受试零部件提供电源使得受试零部件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启动磁场发生器为感应线圈提供脉冲磁场发生所需电流,感应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包围受试零部件,然后旋转感应线圈,使受试零部件暴露在不同方向的试验磁场中,最终根据对受试零部件进行功能检测得到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结果,由于延长部悬设在主体部上,因此减少了旋转感应线圈时试验台的阻挡,从而提高了旋转感应线圈的便捷性,节约了搬离供电电源和受试设备的时间,以此节约了试验时间,因此提高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5、可选的,所述试验台上设置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位于受试零部件和试验台之间,所述导电板与供电电源、受试零部件和磁场发生器的地线连接,所述导电板上设有接地片,所述接地片另一端用于与屏蔽室或电波暗室的接地槽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板作为供电电源、受试零部件和磁场发生器的公共参考电位,以此提高试验的便捷性,通过接地片将电路导向接地槽,以此保护试验中的人员和设备,同时降低供电电源、受试零部件和磁场发生器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对试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因此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提高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7、可选的,所述主体部与延长部均水平延伸,所述延长部的延伸方向与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设计便于电源线的走线,降低电源线缠绕打结的概率。

9、可选的,所述导电板包括一体设置在一起的主体段和延长段,所述主体段位于主体部上,所述磁场发生器位于主体段上,所述延长段位于延长部上,所述受试零部件位于延长段上,所述主体段和延长段连接处用于放置供电电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板与试验台适配,提高试验布置的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接地片设在主体段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地片设置在主体段上,以此降低接地片对感应线圈旋转时造成影响的概率,以此提高旋转感应线圈的便捷性,节约了试验时间,因此提高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13、可选的,所述接地片通过连接螺钉与主体段可拆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螺钉即能对接地片进行更换,以此提高接地片更换的便捷性。

15、可选的,所述接地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接地片依次设置在主体段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接地片时仅需更换损坏的某一个,无需将整个接地片全部进行更换,以此节约试验成本。

17、可选的,所述试验台上表面上设有向下凹入的安装槽,所述导电板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导电板与试验台上表面齐平。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板安装在安装槽内,提高了对导电板的保护,同时提高了对试验人员的保护,以此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19、可选的,所述支撑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依次设置在主体部下表面上且支撑在地面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撑柱对主体部进行支撑,以此提高试验台的稳定性。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将供电电源、磁场发生器和受试零部件放置在试验台上,使得受试零部件位于悬设的延长部上,将感应线圈围设在受试零部件外周,以此完成零部件电磁兼容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的前期布置,提高了试验布置的便捷性,节约了试验时间,提高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23、2.供电电源为受试零部件提供电源使得受试零部件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启动磁场发生器为感应线圈提供脉冲磁场发生所需电流,感应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包围受试零部件,然后旋转感应线圈,使受试零部件暴露在不同方向的试验磁场中,最终根据对受试零部件进行功能检测得到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结果,由于延长部悬设在主体部上,因此减少了旋转感应线圈时试验台的阻挡,从而提高了旋转感应线圈的便捷性,节约了搬离供电电源和受试设备的时间,以此节约了试验时间,因此提高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24、3.导电板作为供电电源、受试零部件和磁场发生器的公共参考电位,以此提高试验的便捷性,通过接地片将电路导向接地槽,以此保护试验中的人员和设备,同时降低供电电源、受试零部件和磁场发生器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对试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因此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提高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1),所述试验台(1)包括一体设置在一起的主体部(11)和延长部(12),所述主体部(11)通过支撑柱(13)支撑在地面上,所述主体部(11)用于放置供电电源(14)和磁场发生器(15),所述延长部(12)悬设在主体部(11)的一端且用于放置受试零部件(16),所述受试零部件(16)通过电源线(17)与供电电源(14)连接,所述受试零部件(16)外部围设有感应线圈(2),所述感应线圈(2)通过电源线(17)与磁场发生器(15)连接,当所述受试零部件(16)处于检测状态时,所述感应线圈(2)产生的脉冲磁场包围受试零部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1)上设置有导电板(3),所述导电板(3)位于受试零部件(16)和试验台(1)之间,所述导电板(3)与供电电源(14)、受试零部件(16)和磁场发生器(15)的地线连接,所述导电板(3)上设有接地片(4),所述接地片(4)另一端用于与屏蔽室或电波暗室的接地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与延长部(12)均水平延伸,所述延长部(1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部(11)的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3)包括一体设置在一起的主体段(31)和延长段(32),所述主体段(31)位于主体部(11)上,所述磁场发生器(15)位于主体段(31)上,所述延长段(32)位于延长部(12)上,所述受试零部件(16)位于延长段(32)上,所述主体段(31)和延长段(32)连接处用于放置供电电源(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4)设在主体段(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4)通过连接螺钉(5)与主体段(3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接地片(4)依次设置在主体段(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1)上表面上设有向下凹入的安装槽(18),所述导电板(3)设于安装槽(18)内,所述导电板(3)与试验台(1)上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13)依次设置在主体部(11)下表面上且支撑在地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涉及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台,试验台包括一体设置在一起的主体部和延长部,主体部通过支撑柱支撑在地面上,主体部用于放置供电电源和磁场发生器,延长部悬设在主体部的一端且用于放置受试零部件,受试零部件外部围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通过电源线与磁场发生器连接,以此完成零部件电磁兼容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的前期布置,提高了试验布置的便捷性;由于延长部悬设在主体部上,因此减少了旋转感应线圈时试验台的阻挡,从而提高了旋转感应线圈的便捷性,节约了搬离供电电源和受试设备的时间,以此节约了试验时间,因此提高了零部件电磁兼容检测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成,刘青松,覃延明,曹钟,张静,杨睿泽,周航,谭路生,张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1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