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及其调整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7-31  32


本技术一般涉及汽车测试台架,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及其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1、燃油系统需要进行蒸发排放试验、加油排放试验、耐压力试验等验证试验内容,均需要保证燃油系统与车辆装配状态保持一致,因此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制作固定台架;由于燃油系统布置会随设计边界不用设计出不同的形状,以往制作的台架均为专用台架,一旦试验完成后,台架也相应报废;其中,燃油系统加油排放试验是对燃油系统位置要求最高的试验,加油管走向及燃油箱与加油管的相对位置精度对加油排放试验结构均有影响;

2、现有技术中,燃油系统的测试台架的加油管固定架与油箱支架底部相连且固定,无法根据整车实际中加油管固定架和邮箱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去调整测试台架,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及其调整方法。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包括:

3、燃油箱固定装置,所述燃油箱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内设置有至少四个燃油箱定位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燃油箱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三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燃油箱进行定位测量;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燃油箱进行定位测量,所述第三定位组件用于沿第三方向对所述燃油箱进行定位测量;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燃油箱;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4、加油管固定装置,所述加油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加油管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通过支架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在第一平面内的位置;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加油管,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沿第二方向调节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的位置。

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滑轮,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支架铰链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向远离所述第一框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轮上,所述第一滑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杆移动;所述第一滑轮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销,所述第一锁止销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刻度尺,所述第一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滑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移动距离。

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支撑座和第一调节连杆,所述移动支撑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移动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座的内部中空,所述第一调节连杆包括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所述第一子杆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移动支撑座的内部,所述第一子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杆与所述第一子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调节连杆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子杆与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锁止手柄,所述第一锁止手柄穿过所述移动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子杆抵接,所述第一锁止手柄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所述第一子杆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二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沿所述移动支撑座的移动距离。

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包括:

8、加油管安装座,所述加油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子杆转动连接,所述加油管安装座可围绕所述第一调节连杆旋转;所述加油管安装座上设置有固定皮带,所述固定皮带用于固定所述加油管;

9、角度锁止连杆,所述角度锁止连杆设置在所述加油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子杆的连接处,所述角度锁止连杆用于锁止固定所述加油管安装座;

10、第一刻度盘,所述第一刻度盘设置在所述加油管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刻度盘用于测量所述加油管安装座的旋转角度。

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

12、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块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锁止销,所述第二锁止销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

13、第三刻度尺,所述第三刻度尺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且所述第三刻度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移动距离。

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块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块用于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三锁止销,所述第三锁止销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四刻度尺,所述第四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滑块的移动距离。

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燃油箱安装支臂,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第三方向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贯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锁止手柄,所述第二锁止手柄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抵接,所述第二锁止手柄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上设置有第五刻度尺,所述第五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的移动距离。

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两组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燃油箱压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燃油箱压杆沿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燃油箱压杆沿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固定所述燃油箱。

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

18、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设置有第四锁止销,所述第四锁止销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第七刻度尺,所述第七刻度尺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七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移动距离;

19、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与第三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上设置有第五锁止销,所述第五锁止销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第四滑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第六刻度尺,所述第六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四滑块的移动距离;

20、卡接板,所述卡接板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块远离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一侧,所述卡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燃油箱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卡接板连接。

2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的调整方法,采用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包括如下步骤:

22、s100:通过对燃油系统在实车的整车坐标系的坐标识别,得到实车中所述燃油系统中燃油箱的位置坐标和加油管的位置坐标;

23、s200:以加油管固定装置和燃油箱固定装置的连接点为原点,第一方向为x轴,第二方向为z轴,第三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车中所述加油管的位置坐标,调整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以改变加油管固定组件的位置;

24、s300:根据实车中所述燃油箱的位置坐标,分别调整四个燃油箱定位结构,以测量定位出所述燃油箱的安装位置;

25、s400:将所述燃油箱放置在调整后的四个所述燃油箱定位结构之间;

26、s500:控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燃油箱;

27、s600:将所述加油管固定在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上,所述加油管与所述燃油箱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包括:燃油箱固定装置和加油管固定装置;所述燃油箱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内设置有至少四个燃油箱定位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燃油箱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沿第一方向对所述燃油箱进行定位测量;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沿第二方向对所述燃油箱进行定位测量;所述第三定位组件用于沿第三方向对所述燃油箱进行定位测量;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燃油箱;所述加油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加油管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通过支架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加油管,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沿第二方向调节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的位置;

30、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在本技术中所述加油管的位置、燃油箱的位置和所述加油管与所述燃油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均可根据整车实际情况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燃油箱与加油管的相对位置精度与实车更贴近,进而保证蒸发排放试验、加油排放试验、耐压力试验等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使不同的燃油系统在同一测试台架上实现安装固定,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杆(203)、第一滑轮(206),所述第一连杆(203)通过所述支架铰链(201)与所述第一框架(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03)向远离所述第一框架(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轮(206)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203)上,所述第一滑轮(206)与所述第一连杆(20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轮(206)上,所述第一滑轮(206)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杆(203)移动;所述第一滑轮(206)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销(205),所述第一锁止销(205)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滑轮(206);所述第一连杆(203)上设置有第一刻度尺,所述第一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滑轮(206)在所述第一连杆(203)上的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支撑座(204)和第一调节连杆(208),所述移动支撑座(204)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移动支撑座(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206)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座(204)的内部中空,所述第一调节连杆(208)包括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所述第一子杆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移动支撑座(204)的内部,所述第一子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杆与所述第一子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调节连杆(208)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子杆与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座(204)上设置有第一锁止手柄(207),所述第一锁止手柄(207)穿过所述移动支撑座(204)与所述第一子杆抵接,所述第一锁止手柄(207)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第一调节连杆(208);所述第一子杆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二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调节连杆(208)沿所述移动支撑座(204)的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固定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滑块(1601)和第二连接块(1602),所述第二滑块(16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203)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连接块(1602)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1601)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20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块(1602)用于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601)上设置有第三锁止销,所述第三锁止销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第二滑块(1601);所述第一连接块(1203)上设置有第四刻度尺,所述第四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滑块(1601)的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燃油箱安装支臂(1701),所述第二连接块(1602)沿所述第三方向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170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块(1602)上设置有第二锁止手柄(1702),所述第二锁止手柄(1702)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1602)与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1701)抵接,所述第二锁止手柄(1702)用于锁止固定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1701);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1701)上设置有第五刻度尺,所述第五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燃油箱安装支臂(1701)的移动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两组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燃油箱压杆(14)以及设置在所述燃油箱压杆(14)沿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一固定组件(13),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3)与所述第一框架(1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3)用于驱动所述燃油箱压杆(14)沿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固定所述燃油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3)包括:

10.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化燃油系统测试台架及其调整方法,涉及汽车测试台架技术领域,包括燃油箱固定装置和加油管固定装置;燃油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内设置有至少四个燃油箱定位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结构,燃油箱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加油管固定装置与第一框架之间通过支架铰链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在本申请中加油管的位置、燃油箱的位置和加油管与燃油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均可根据整车实际情况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燃油箱与加油管的相对位置精度与实车更贴近,进而保证蒸发排放试验、加油排放试验、耐压力试验等验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燃油系统在同一测试台架上实现安装固定,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陈强,李菁元,方茂东,陈梓含,吴旭东,吕赫,邹雄辉,杨志文,钱国刚,窦艳涛,王梦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1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