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有机硼酯类化合物具有无毒、高稳定性和优异的官能团兼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全合成、药物开发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也是化学传感器开发和许多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关键结构单元。过渡金属催化的端炔与硼试剂氢硼化反应制备双硼烯烃的常见方法(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7,139,3868-3875.)。也可以通过无过渡金属催化的含吸电子取代基的末端炔烃的1,1-二硼化反应来制备1,1-双硼烯烃(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20,1941-1946.)。但是,这些反应存在催化剂制备繁琐、反应条件苛刻、底物范围窄、功能相容性低、化学选择性差和产生大量有毒废物等缺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催化剂简单易制得,操作简便的能从各种取代端炔为原料高选择性、高收率地合成1,1-双硼烯烃类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4、由端炔化合物和频哪醇硼烷作为原料,
5、在催化剂作用下,
6、在溶剂中,
7、反应得到1,1-双硼烯烃类化合物;
8、其中端炔化合物分子式为:
9、
10、所述1,1-双硼烯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为:
11、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13、所述端炔化合物分子式、1,1-双硼烯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中
14、r为
15、氢、4-甲基、4-甲氧基、4-氯基、4-三氟甲基、4-叔丁基、2-溴基、4-氯基、4-溴基。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17、所述催化剂为三氯化镥与碘化锌的混合催化剂。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19、所述催化剂为摩尔比为3∶1的三氯化镥与碘化锌的混合催化剂。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21、所述溶剂为甲苯和正丁醚的混合溶剂。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23、所述溶剂为体积比为10∶1的甲苯和正丁醚的混合溶剂。
2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25、所述端炔化合物和频哪醇硼烷的摩尔比为1∶4。
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27、所述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8h。反应氛围为氮气。
28、本发明人通过深入细致研究,发现一种可以实现1,1-双硼烯烃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在三氯化镥/碘化锌催化体系下,端炔类化合物与频哪醇硼烷发生1,1-双硼化反应,从而实现结构多样化的1,1-双硼烯烃的合成,该方法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便,普适性广,选择性高。相较于以往方法,环保性和底物普适性有明显改善,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创新之处:
29、(1)反应普适性好,产率高,大部分反应产率在80%以上;
30、(2)这是对1,1-双硼烯烃类化合物制备的重要补充,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重要思路。
31、(3)本发明所述方法所用催化条件是已有的端炔直接1,1-双硼化制备1,1-双硼烯烃的最简单方法,相较于其他复杂催化体系优势明显。
3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
3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1,1-双硼烯烃,品质高,收率高,反应普适性好,后处理方便,为构建有机硼酸酯类化合物提供了重要借鉴。
1.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炔化合物分子式、1,1-双硼烯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中r为氢、4-甲基、4-甲氧基、4-氯基、4-三氟甲基、4-叔丁基、2-溴基、4-氯基、4-溴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氯化镥与碘化锌的混合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摩尔比为3∶1的三氯化镥与碘化锌的混合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苯和正丁醚的混合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体积比为10∶1的甲苯和正丁醚的混合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炔化合物和频哪醇硼烷的摩尔比为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炔制备1,1-双硼烯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8,反应氛围为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