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

专利检索2025-07-29  3


本技术涉及元素分析,尤其是指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铝土矿尾矿是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传统上被视为环境污染源和资源浪费。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铝土矿尾矿的综合利用正逐渐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破碎和综合利用铝土矿尾矿,我们能够为废料赋予新生命,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铝土矿尾矿破碎是实现综合利用的第一步。通过采用高效的破碎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和冲击破碎机,能够将铝土矿尾矿破碎成所需的粒度。破碎后的尾矿可用于不同领域的综合利用,开辟了资源的新出路。

2、铝土矿尾矿可以通过加工和处理,制成土壤改良剂。将尾矿与适量的有机物质混合,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这种利用方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铝土尾矿的养分主要是微量化学肥料,微量化学肥料被认为是植物生长的“维生素”,已发现的微肥至少有十几种,如:zn、mn、b、mo、v、co、li、ti以及某些稀土元素等。在对铝土尾矿的养分进行检查时,需要使用到元素分析仪,在操作元素分析仪时,需要紧贴铝土尾矿进行检测操作,不可避免的检测探头上会沾染灰尘,特别是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尾矿容易结块,还需要使用湿布进行擦拭,常规的元素分析仪需要经常擦拭,操作不便,且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该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检测方便,便于检测探头的清理,提高人们的检测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其包括元素分析仪、手持握把、显示屏、散热窗、收纳盒、吹风机和检测探头,元素分析仪的底部安装有手持握把,元素分析仪的后端表面嵌装有显示屏,元素分析仪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窗,元素分析仪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置有收纳盒,元素分析仪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吹风机,元素分析仪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和蓄电池,显示屏、吹风机、检测探头和蓄电池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元素分析仪的顶部安装有提手。

5、进一步地,所述元素分析仪的一侧嵌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和控制主机电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元素分析仪位于收纳盒的一侧设置有可转动挡块,所述可转动挡块位于收纳盒的正上方。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元素分析仪用于安装连接的器件,手持握把便于人们手持元素分析仪进行操作,显示屏用于提供显示支持,散热窗用于对安装于元素分析仪内的器件进行通风散热,收纳盒用于放置湿布块,通过湿布块便于擦拭检测探头,吹风机用于对检测探头提供吹灰支持,检测探头用于对铝土尾矿进行元素检测,人们在进行铝土尾矿元素检测时,通过手持元素分析仪,将其紧贴铝土尾矿,进行元素检测操作,并通过显示屏记录数据,检测完毕后,开启吹风机对检测探头进行吹灰作业,检测探头朝外收缩,吹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检测探头并在检测探头的正前方汇集,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尾矿容易结块,此时采用吹风的方式就不再适用,需要使用收纳盒内的湿布块进行擦拭。本申请的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检测方便,便于检测探头的清理,提高人们的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元素分析仪、手持握把、显示屏、散热窗、收纳盒、吹风机和检测探头,元素分析仪的底部安装有手持握把,元素分析仪的后端表面嵌装有显示屏,元素分析仪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窗,元素分析仪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置有收纳盒,元素分析仪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吹风机,元素分析仪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和蓄电池,显示屏、吹风机、检测探头和蓄电池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分析仪的顶部安装有提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分析仪的一侧嵌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和控制主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分析仪位于收纳盒的一侧设置有可转动挡块,所述可转动挡块位于收纳盒的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元素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其包括元素分析仪、手持握把、显示屏、散热窗、收纳盒、吹风机和检测探头,元素分析仪的底部安装有手持握把,元素分析仪的后端表面嵌装有显示屏,元素分析仪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窗,元素分析仪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置有收纳盒,元素分析仪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吹风机,元素分析仪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和蓄电池,显示屏、吹风机、检测探头和蓄电池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本申请的铝土尾矿速效养分检测装置检测方便,便于检测探头的清理,提高人们的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辉,张森森,高翠民,张运红,刘昊,武继承,潘晓莹,何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70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