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散热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固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让人类的生活日趋便捷,也让世界更加互联,由此需要越来越多的计算能力。而追求高计算能力的同时,将直接导致芯片的功耗及散热成为新的挑战。在此种背景下散热器的体积将越来越大,对组装操作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2、目前,芯片的功耗越来越高,芯片的制程也越来越先进,相应的所需散热器与芯片之间的压合力也是越来越高。而主流高端芯片的压合力要求一般超过80磅力,散热器的紧固方式主要采用螺钉弹簧的方式进行紧固,从组装的可靠性,耐受力等方面考虑,螺钉弹簧都是首选紧固件,尤其是在对芯片的压合力要求较高时,螺钉弹簧组的紧固方式是必选的。
3、考虑到芯片的结构十分脆弱,在较大的组装压合力情况下,如果压力偏置较大时,极易造成芯片的损坏。同时芯片和散热片之间的界面材料流动性很强,组装时在偏置压合力的作用下,也极易将界面材料挤出,造成散热不良。因此,在实际组装的过程中,普通要求散热器的螺钉采用对角顺序锁固,并结合分步锁固的方式进行紧固,即,对于常用的4个螺钉散热器而言,先将第一个螺钉进行预紧,一般是要求锁固一半,然后锁固对角螺钉,同样锁固一半,然后锁固剩余两个螺钉都是锁一半,最终再将所有螺钉按照前面顺序锁紧。
4、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螺钉弹簧的锁固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定量控制螺钉的锁固进度,无法判断真实的一半量,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锁固方式不精准,实际组装过程中,操作人员使用电动工具进行组装,无法精准地判断螺钉实际打下去的量,完全凭借经验和手感进行操作。
5、此外,现有技术中还采用过其他一些方法,如控制电动螺丝刀的扭矩力,但是,组装环境的不同温度,或是螺钉的加工精度等因素导致扭矩力的变化较大,因此,控制扭矩的方式仍然存在较大风险。
6、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散热器的组装,采用完全的自动化机器进行操作可以实现通过螺钉下沉量来进行控制的目的,但是,组装过程多样化,且自动化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投入的成本较大,且实际的运行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的锁固精度较差,且存在压坏芯片的风险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组件,包括第一紧固结构、第二紧固结构和第三紧固结构,其中,第一紧固结构用于与第一待连接件连接;第二紧固结构用于穿过第二待连接件并与第一紧固结构螺纹连接,第二紧固结构具有贯通孔,贯通孔沿第二紧固结构的轴向延伸并贯通第二紧固结构的轴向两端;第三紧固结构活动设置在贯通孔处,且第三紧固结构的一端可伸出贯通孔并与第一紧固结构螺纹连接。
3、进一步地,贯通孔的孔壁面具有止挡环面,第三紧固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螺帽和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远离第一螺帽一端的部分外周面具有第一外螺纹结构,至少当第一螺帽搭接在止挡环面处时,第一螺杆具有第一外螺纹结构的杆段伸出贯通孔,以用于与第一紧固结构上的第一内螺纹结构螺纹配合。
4、进一步地,贯通孔在第二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1、第三紧固结构在其轴向上的长度l2之间满足:l2<l1。
5、进一步地,贯通孔顺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段、第二孔段、第三孔段,其中,第一孔段的孔径r1、第二孔段的孔径r2、第三孔段的孔径r3之间满足:r2<r3<r1,以使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的连接处形成止挡环面,且至少第一螺帽活动设置在第一孔段内。
6、进一步地,至少第二孔段在第二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3大于第一孔段在第二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4。
7、进一步地,第二孔段的部分孔壁面具有第二内螺纹结构,第二内螺纹结构用于与第一外螺纹结构配合,以防止第三紧固结构脱落。
8、进一步地,第三孔段的孔壁面具有第三内螺纹结构,第三内螺纹结构用于与第一紧固结构上的第二外螺纹结构配合。
9、进一步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杆段、旋拧段、第二杆段,其中,第一杆段的外周面具有用于与第一待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第三外螺纹结构,旋拧段的外周面作为旋拧面,第二杆段的外周面具有第二外螺纹结构,且第二杆段开设有轴向装配孔,轴向装配孔的孔壁面具有第一内螺纹结构。
10、进一步地,第一杆段在第一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5、旋拧段在第一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6、第二杆段在第一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7之间满足:l6<l5<l7。
11、进一步地,第一杆段在第一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5、旋拧段在第一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6、第二杆段在第一紧固结构的轴向上的长度l7之间满足:l5+l6<l7。
12、进一步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贯通孔贯通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外周面具有环形限位槽,紧固组件还包括止挡凸环,止挡凸环套设在第二螺杆的外周面,并卡设在环形限位槽处。
13、进一步地,止挡凸环与第二螺杆可拆卸地连接。
14、进一步地,紧固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套设在第二螺杆的外周面上,并位于第二螺帽和止挡凸环之间的第二螺杆处。
1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紧固组件设置成包括第一紧固结构、第二紧固结构、第三紧固结构的结构形式,其中,第一紧固结构预先直接与第一待连接件连接,再将活动设置在贯通孔处的第三紧固结构与第一紧固结构螺纹连接进行锁固,最后将第二紧固结构与第一紧固结构螺纹连接进行锁固,从而实现对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两者之间的紧固连接的目的,操作人员无需根据经验进行锁固,且不需要锁固一半后续再进行锁紧,按照上述的锁固步骤顺次进行操作即可,确保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之间的准确安装。
1.一种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21)的孔壁面具有止挡环面,所述第三紧固结构(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螺帽(31)和第一螺杆(32),且所述第一螺杆(32)远离所述第一螺帽(31)一端的部分外周面具有第一外螺纹结构(321),至少当所述第一螺帽(31)搭接在所述止挡环面处时,所述第一螺杆(32)具有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321)的杆段伸出所述贯通孔(21),以用于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上的第一内螺纹结构(1321)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21)在所述第二紧固结构(20)的轴向上的长度l1、所述第三紧固结构(30)在其轴向上的长度l2之间满足:l2<l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二孔段(212)在所述第二紧固结构(20)的轴向上的长度l3大于所述第一孔段(211)在所述第二紧固结构(20)的轴向上的长度l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段(212)的部分孔壁面具有第二内螺纹结构(2121),所述第二内螺纹结构(2121)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321)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三紧固结构(30)脱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段(213)的孔壁面具有第三内螺纹结构(2131),所述第三内螺纹结构(2131)用于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上的第二外螺纹结构(131)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杆段(11)、旋拧段(12)、第二杆段(13),其中,所述第一杆段(11)的外周面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1)螺纹连接的第三外螺纹结构(111),所述旋拧段(12)的外周面作为旋拧面,所述第二杆段(13)的外周面具有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131),且所述第二杆段(13)开设有轴向装配孔(132),所述轴向装配孔(132)的孔壁面具有所述第一内螺纹结构(13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11)在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的轴向上的长度l5、所述旋拧段(12)在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的轴向上的长度l6、所述第二杆段(13)在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的轴向上的长度l7之间满足:l6<l5<l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11)在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的轴向上的长度l5、所述旋拧段(12)在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的轴向上的长度l6、所述第二杆段(13)在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0)的轴向上的长度l7之间满足:l5+l6<l7。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结构(2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螺帽(22)和第二螺杆(23),所述贯通孔(21)贯通所述第二螺帽(22)和所述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的外周面具有环形限位槽(231),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环(40)与所述第二螺杆(23)可拆卸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