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7-27  3


本发明属于降尿酸制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尿酸生成过多,而排出较少,会导致尿酸在人体内的高积累,具体在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被认为体内尿酸较高,当较多尿酸沉积在关节部位时,会导致急性痛风的发作,而且还会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从而导致痛风石以及关节畸形。此外,尿酸高还容易沉积在内脏部位,从而导致肾脏结石,严重的会引起肾脏衰竭,因此尿酸高作为身体信号的一部分,需要得到更多重视。通常尿酸高的人群首先需要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量嘌呤较高的食物,例如海产品,避免嘌呤代谢后引发尿酸升高,多喝水、补充蔬菜水果、坚持运动并控制体重也会对降低尿酸有帮助,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控制与改变需要较长时间的维持,部分人群存在一定困难。药物治疗通常是从促进尿酸分解,抑制尿酸合成,加快尿酸排出等角度辅助降低尿酸,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是两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物,可以通过靶向黄嘌呤氧化酶降低尿酸的生成,但会带来肾脏和胃肠道毒性等副作用,苯溴马隆和雷西纳德是两种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但雷西纳德具有严重的肾脏毒性,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而苯溴马隆用药后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因此,开发负担较小、易于实施的降尿酸物质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考虑植物活性成分具有来源广泛、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势,对多种植物进行发酵或提取,获得抑制尿酸生成的植物组分2,促进尿酸排出的植物组分1,两种途径共同作用实现降尿酸功效,搭配生物增强剂提高体循环中有效成分浓度,使植物组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功效明显。

2、所述一种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5-8份植物组分1、10-15份植物组分2、0.5-1.2份生物增强剂。

3、所述植物组分1是对干燥的白茅根和干燥的地骨皮进行发酵获得,白茅根:地骨皮的质量比为1:0.5-1。

4、所述植物组分1的制备方法如下:

5、l1.将干燥的白茅根、干燥的地骨皮切成薄片后磨碎成粉,过6-10目筛获得混合粉末a,将混合粉末a加水后浸泡3-5小时,加入复配酶和菌种,在30-45℃,ph6.8-7.4下发酵10-15小时,发酵结束后高压蒸汽灭菌,自然冷却后加入活性炭并静置至液体澄澈后,纱布过滤,滤液以6000-8000g的离心力离心10-15分钟,获得上清液;

6、l2.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按照摩尔比1:1-2进行称量,然后加入15-20倍质量的水,混合后以700-800rpm的转速、加热至45-55℃维持2-3小时,获得均匀体系并将其置于黑暗环境下备用;

7、l3.将步骤l1的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8,获得上清浓缩液,然后与步骤l2获得的均匀体系混合,即获得植物组分1。

8、较佳地,步骤l1中混合粉末a:水的质量比为1:50-80,复配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照质量比1:1-1.5进行配置,复配酶的添加量为1-3%,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双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按照质量比1:0.6-0.8:0.5-1配置,接种量3-5%。

9、较佳地,步骤l2中柠檬酸可以替换为蔗糖或左旋糖,均匀体系不限于采用加热获得,采用其他处理方式获得的均匀体系,若密度、粘度、电导率与加热获得的均匀体系一致,则同样可用,其他处理方式如超声或微波处理。

10、较佳地,步骤l3中上清浓缩液:均匀体系的体积比为1:1.2-1.5。

11、所述植物组分2是对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中的3-6中进行提取获得:1-3份丹参、1-3份金银花、2-4份红豆蔻、1-2份小麦、1-2份玉蜀黍、1-3份山药;

12、所述植物组分2优选对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进行提取获得:1-3份丹参、1-3份金银花、1-2份小麦;

13、所述植物组分2优选对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进行提取获得:1-3份丹参、2-4份红豆蔻、1-2份玉蜀黍、1-3份山药;

14、所述植物组分2优选对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进行提取获得:1-3份丹参、1-3份金银花、2-4份红豆蔻、1-2份小麦、1-3份山药。

15、所述植物组分2的制备方法如下:

16、s1.将干燥后的原材料磨碎成粉,过6-10目筛并混合均匀即获得混合粉末b,加水后加热至30-40℃以40-60khz的频率超声震荡处理30-45分钟,结束后纱布过滤并滤纸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4-1/2获得浓缩滤液,再加入乙酸乙酯,完全混合后在30-40℃以80-120rpm的转速在磁力搅拌器下维持0.5-1小时,结束后旋蒸去除乙酸乙酯,在30-40℃下真空干燥12-16小时,干燥物保存于-20℃备用;

17、s2.将步骤s1获得的干燥物和粒径在20-30nm的介孔二氧化钛置于压力容器中并混掺均匀,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输入,并在压力8-10mpa,温度40-50℃状态下维持1-2小时,减压去除二氧化碳,收集压力容器中的粉末,保存于干燥器中,即获得植物组分2。

18、较佳地,步骤s1中混合粉末b:水的质量比为1:10-15,浓缩滤液: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4-2。

19、较佳地,步骤s2中干燥物和介孔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0.8-1,介孔二氧化钛可替换为介孔二氧化硅。

20、所述生物增强剂为槲皮素或者麦芽糖醇。

21、所述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22、v1.按照相应质量份数称量植物组分1、植物组分2、生物增强剂;

23、v2.将植物组分2、大豆卵磷脂、中链甘油三酸酯、水混合,以20-30khz脉冲超声处理3-5s,间隔1-2s,重复3-5次,获得混合物a;

24、v3.将植物组分1与步骤v2获得的混合物a混合,获得混合物b,然后加入吐温81,搅拌至体系均匀后,加入生物增强剂,继续搅拌至体系均匀,采用滴制法密封于软质胶囊中,即获得植物组合物。

25、较佳地,步骤v2中植物组分2:大豆卵磷脂:中链甘油三酸酯:水的质量体积比1:2-3:0.3-0.6:60-80。

26、较佳地,步骤v3中吐温81的加入量为混合物b的2-4%,软质胶囊外壳是明胶:甘油:水:山梨酸钾:葡聚糖按照1:0.2-0.4:0.8-1.5:0.8-1.2的质量比配置而成。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8、本发明的植物组合物,从抑制尿酸生成与促进尿酸排出两种途径实现降尿酸的功效,抑制尿酸生成主要是植物组分2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高的抑制,促进尿酸排出主要是植物组分1的利尿效果,依赖于中医清热利尿的概念。本发明的两种功效有相对明显的分隔,大豆卵磷脂和中链甘油三酸酯会形成微小囊泡有助于植物组分2的封装,植物组分1主要存在于微小囊泡外部。此外,本发明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提高了整个植物组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其一是植物组分的复配,其二是将植物组分2负载到介孔材料中,其三是采用低共融溶剂存储植物组分1,其四是生物增强剂的加入来提高体循环中的各有效成分浓度,从而实现植物组合物用量精简克制,不至造成浪费,也不会在体内过于积累,对肝脏肾脏友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植物组合物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5-8份植物组分1、10-15份植物组分2、0.5-1.2份生物增强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分1的制备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分2的制备方法如下: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降尿酸制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尿酸的植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对白茅根和地骨皮进行发酵获得具有促进尿酸排出的植物组分1,对丹参、金银花、红豆蔻、小麦、玉蜀黍、山药进行提取获得具有抑制尿酸生成的植物组分2,两种途径共同作用实现降尿酸功效,搭配生物增强剂提高体循环中有效成分浓度,使植物组合物用量精简克制,不至造成浪费,也不会在体内过于积累,生物利用度较高,降尿酸效果稳定温和长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佰伦,李卓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儒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9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