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西装,具体为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
背景技术:
1、西装又称“西服”、“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
2、对比文件“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专利号(cn218337742u),通过设置带有连接片和固定片的衬衫领,与西装本体进行组合连接,在日常穿着过程中,遇到相对正式,的场合可以临时取出衬衫领,并与西装本体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方便穿着的整体,携行时衬衫领相比完整的衬衫结构尺寸更小,方便携带,同时使一套西装可以适应休闲和正式两种不同的穿着需要,提高西装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的便利性。
3、但是,拼接式的西服在使用时,由于采用魔术贴和定位排扣进行拼接,导致使用在穿戴时较为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拼接式的西服在使用时,由于采用魔术贴和定位排扣进行拼接,导致使用在穿戴时较为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包括用来穿着的西服本体,设置在西服本体内的内衬领,设置在西服本体前表面两侧的西服领,所述内衬领两侧底端的靠前后两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弹性环,所述支撑弹性环内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西服本体内前后表面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前后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硅胶弹力块,所述硅胶弹力块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卡球。
3、进一步地,所述西服本体两侧的靠顶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衣袖。
4、进一步地,所述内衬领的前表面设置有内衬扣。
5、进一步地,所述西服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西服扣。
6、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开设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两个通槽之间互为等距离设计。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弹性环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计,所述支撑弹性环采用圆形设计。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球与限位槽之间相适配。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采用尼龙布料制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内领拼接式的西服,通过设置弹力绳、限位槽、硅胶弹力块以及限位卡球,使得本装置在穿戴西服本体和内衬领时较为便利,让使用者在穿戴时只需一拉一卡就完成两者之间的拼接,为使用者带来便利,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1.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包括用来穿着的西服本体(1),设置在西服本体(1)内的内衬领(2),设置在西服本体(1)前表面两侧的西服领(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领(2)两侧底端的靠前后两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弹力绳(4),所述弹力绳(4)的前表面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弹性环(6),所述支撑弹性环(6)内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西服本体(1)内前后表面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8),前后两个固定板(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硅胶弹力块(9),所述硅胶弹力块(9)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卡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西服本体(1)两侧的靠顶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衣袖(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领(2)的前表面设置有内衬扣(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西服本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西服扣(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5)开设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两个通槽(5)之间互为等距离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性环(6)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计,所述支撑弹性环(6)采用圆形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球(10)与限位槽(7)之间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领拼接式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采用尼龙布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