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pcb缓冲垫,特别涉及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
背景技术:
1、pcb板层压过程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为了保证基材质量和提高板材的厚度均匀性控制能力,在层压过程中大多使用缓冲材料,其中较为常见的为牛皮纸和橡胶类的垫层。
2、传统的压合缓冲垫在使用完一段时间后,其所能缓冲的弹力会有所不同,回弹力大幅度降低的,其耐压性则相对较差,回弹力损失一部分的,则其回弹力则会影响正常压合工作所需的缓冲回弹,从而导致了压合效果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支架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顶座,所述顶座的上方铺设有缓冲垫,所述顶座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限位轴杆,所述支撑座位于限位轴杆位置的顶部均固定有缓冲限位管,所述缓冲限位管的内部底端均嵌设有张力弹簧,所述限位轴杆分别嵌设有缓冲限位管的内部顶端,所述张力弹簧的顶部分别与限位轴杆插入缓冲限位管一端的底部触接,所述支撑座位于缓冲限位管内部底端的位置均开凿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均插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穿过插槽后均插设于缓冲限位管的内部,所述支撑座的下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分别与支柱远离支撑座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输出端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支柱位于缓冲限位管内部的顶部一端分别与张力弹簧的底部触接。
5、优选地,所述限位轴杆分别与缓冲限位管滑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支柱的内径尺寸与缓冲限位管、插槽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7、优选地,所述缓冲垫的顶部两端均放置有压板。
8、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套筒,所述顶座位于套筒位置的侧壁均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分别与套筒贯穿相通,所述套筒的内径尺寸分别与螺杆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螺杆穿过套筒一端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螺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当受压时,顶座会下降,并带动其底部的限位轴杆在缓冲限位管的内部下滑,并对张力弹簧进行压缩,当压合结束以后,压料台远离缓冲垫后,缓冲限位管内部的张力弹簧会对限位轴杆进行上顶而带动顶座顶部的缓冲垫进行上升,能够极大程度的弥补缓冲垫长期受压后的回弹力下降的问题,使得缓冲垫的使用寿命增加,达到高回弹、高耐压的效果。
11、2、当张力弹簧长期受压而其弹力出现小部分缺失以后,顶升油缸的工作会带动顶板顶部的支柱上升,支柱穿过插槽的一端会在缓冲限位管内上升,从而对张力弹簧的张力进行调节,使限位轴杆下压时,张力弹簧能够保持对其上顶的张力,而当张力弹簧的张力出现大部分缺失以后,顶升油缸工作后的下降会带动支柱从缓冲限位管、插槽内抽出,而缓冲限位管内无法继续使用的张力弹簧则能够从插槽的位置掉出,从而方便通过插槽向缓冲限位管内放置新的张力弹簧,以便后续压合加工能够对缓冲垫起到较好的回弹力补充。
1.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通过支架固定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的上方设有顶座(9),所述顶座(9)的上方铺设有缓冲垫(10),所述顶座(9)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限位轴杆(11),所述支撑座(5)位于限位轴杆(11)位置的顶部均固定有缓冲限位管(6),所述缓冲限位管(6)的内部底端均嵌设有张力弹簧(7),所述限位轴杆(11)分别嵌设有缓冲限位管(6)的内部顶端,所述张力弹簧(7)的顶部分别与限位轴杆(11)插入缓冲限位管(6)一端的底部触接,所述支撑座(5)位于缓冲限位管(6)内部底端的位置均开凿有插槽(8),所述插槽(8)的内部均插设有支柱(4),所述支柱(4)的顶部穿过插槽(8)后均插设于缓冲限位管(6)的内部,所述支撑座(5)的下方设有顶板(3),所述顶板(3)分别与支柱(4)远离支撑座(5)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顶升油缸(2),所述顶升油缸(2)的输出端与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4)位于缓冲限位管(6)内部的顶部一端分别与张力弹簧(7)的底部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杆(11)分别与缓冲限位管(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4)的内径尺寸与缓冲限位管(6)、插槽(8)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10)的顶部两端均放置有压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耐压性高回弹性pcb板压合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3)的两端均固定有套筒(14),所述顶座(9)位于套筒(14)位置的侧壁均固定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分别与套筒(14)贯穿相通,所述套筒(14)的内径尺寸分别与螺杆(12)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螺杆(12)穿过套筒(14)一端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螺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