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1、气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治理的设备,其起到固液分离或者油水分离的作用。其工作原理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疏水的固体或液体颗粒,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油水分离的过程。
2、而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若污水中泥砂含量高,则需要在气浮处理前进行预沉淀处理,若泥砂含量低,则无需预沉淀处理。如何根据不同客户要求组装或者摒弃前道的沉淀池,提供可靠的、性价比高的污水处理设备一直是我司的研发方向。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池。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气浮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腔通过竖向隔板分隔为左池体和右池体,所述竖向隔板的顶部与沉淀池的上沿间隔设置以形成溢流孔,所述左池体、右池体的底部对应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右池体与气浮池对接贴合并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右池体的出液孔和气浮池的进液孔连通,所述右池体位于出液孔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渣板。
6、进一步的,所述右池体的出液孔固定插装有内接管,所述气浮池的进液孔设有外接管,所述内接管插装于外接管内并与外接管密封配和。
7、更进一步的,所述内接管的管体和外接管的内腔均包括通径主体和锥形头部,内接管管体的通径主体与外接管内腔的通径主体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和,内接管管体的锥形头部与外接管内腔的锥形头部通过锥面密封。
8、优选地,所述外接管内腔的锥形头部的内锥面固定有橡胶层。
9、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外连接板、内连接板和螺栓,所述外连接板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孔,所述内连接板设有螺纹孔,所述右池体的两侧壁均设有一对外连接板,所述气浮池的两侧壁均设有一对内连接板,所述右池体和气浮池对接拼合后,内连接板贴合于外连接板内侧,所述螺栓贯穿腰形孔后与螺纹孔锁紧。
10、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气浮池的底部均设有脚轮和脚撑,所述脚轮包括外向轮,所述脚撑能够沿竖向调节高度。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当客户处理的污水泥砂含量高时,需要配套沉淀池,此时,只需要对接装配的沉淀池即可,若污水泥砂含量低,则无需对接装配的沉淀池,沉淀池为单独个体,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沉淀池与气浮池对接过程中,内、外连接板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内、外接管对准插接,而内、外接管均具有通径主体和锥形头部,于对接处形成两道密封,确保密封的可靠性。
1.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气浮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腔通过竖向隔板分隔为左池体和右池体,所述竖向隔板的顶部与沉淀池的上沿间隔设置以形成溢流孔,所述左池体、右池体的底部对应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右池体与气浮池对接贴合并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右池体的出液孔和气浮池的进液孔连通,所述右池体位于出液孔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渣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池体的出液孔固定插装有内接管,所述气浮池的进液孔设有外接管,所述内接管插装于外接管内并与外接管密封配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管的管体和外接管的内腔均包括通径主体和锥形头部,内接管管体的通径主体与外接管内腔的通径主体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和,内接管管体的锥形头部与外接管内腔的锥形头部通过锥面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内腔的锥形头部的内锥面固定有橡胶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外连接板、内连接板和螺栓,所述外连接板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孔,所述内连接板设有螺纹孔,所述右池体的两侧壁均设有一对外连接板,所述气浮池的两侧壁均设有一对内连接板,所述右池体和气浮池对接拼合后,内连接板贴合于外连接板内侧,所述螺栓贯穿腰形孔后与螺纹孔锁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气浮池的底部均设有脚轮和脚撑,所述脚轮包括外向轮,所述脚撑能够沿竖向调节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