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24  17


本技术涉及喇叭,具体为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喇叭是车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装置,可以在行驶中发出警示来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但有时候喇叭的声音可能过于刺耳或过于低沉,需要对喇叭进行调节,喇叭是一种电磁式喇叭,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当电流通过喇叭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磁场会使得喇叭振膜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响,通过调节位于喇叭顶部的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的距离,铁芯气隙调整喇叭音调的高低,铁芯气隙小时,膜片的振动频率高,铁芯气隙大时,膜片的振动频率低。

2、现阶段使用的气隙调节装置结构一体化,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拼装使用,灵活度有限,大大降低装置的适用范围。

3、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一体化,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拼装使用,灵活度有限,大大降低装置适用范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包括喇叭主体,所述喇叭主体内部的底端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喇叭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3、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圈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等间距竖向贯穿设置有连接插杆,所述连接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拉块,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多组限位凹槽,所述连接插杆与限位凹槽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插杆的底端与限位凹槽的内部构成卡合连接。

4、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外接座,所述外接座的内部竖向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5、优选的,所述外接座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螺栓外部的螺纹与内螺纹相吻合,所述外接座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

6、优选的,所述喇叭主体的前端贯穿设置有开关连接口,所述喇叭主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震动膜,所述震动膜内部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线圈,所述喇叭主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喇叭主体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

7、优选的,所述螺线圈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震动膜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通过两组直角齿轮螺纹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与驱动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震动膜的底端设置有压力室,所述压力室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槽口。

9、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竖向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底端贯穿连接底座的底端。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层防磁圈,所述防磁圈的直径小于连接底座的直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不仅实现了快捷拼装功能,实现了气隙调节功能,而且实现了防护功能;

12、(1)通过设置有防护罩、固定座、连接插杆、限位凹槽、顶板、外接座和安装螺栓,防护罩放置在顶板上方,将限位拉块向下按压后直至连接插杆的底部卡合固定在限位凹槽内,确保防护罩拼装固定在顶板的顶部,对喇叭主体整体提供全方位的保护,方便对防护罩进行拼装固定,增强顶板与防护罩之间的连接,提高便捷性,安装螺栓快速向下旋转后可将喇叭主体安装至合适的位置使用,扩大适配性的同时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13、(2)通过设置有旋转轴、驱动模块、固定杆、连接杆、动铁芯和震动膜,电流通过开关连接口经螺线圈,螺线圈产生磁力形成磁场,对外部套接设置的震动膜产生振动,振动频率通过压力室发出声音,驱动模块带动一侧固定的旋转轴发生转动,利用两组直角齿轮带动连接杆快速旋转,对动铁芯的高度进行快速调整,调节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的距离,整体操作步骤优化改善;

14、(3)通过设置有连接底座、防磁圈、吸音板、放置槽和紧固螺栓,利用防磁圈增强连接底座及喇叭主体自身的防磁性能,确保喇叭主体可正常运行使用,不影响其使用效果,吸音板利用多组紧固螺栓固定安装至连接底座的内部,对传至底部的声音进行快速吸收,确保声音有序向外扩散,提高声音发出的一致性。



技术特征:

1.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包括喇叭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主体(5)内部的底端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1),所述喇叭主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外接座(3),所述外接座(3)的内部竖向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2),所述安装螺栓(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座(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螺栓(2)外部的螺纹与内螺纹相吻合,所述外接座(3)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主体(5)的前端贯穿设置有开关连接口(13),所述喇叭主体(5)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震动膜(11),所述震动膜(11)内部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线圈(7),所述喇叭主体(5)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模块(17),所述喇叭主体(5)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圈(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震动膜(1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动铁芯(18),所述动铁芯(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顶端通过两组直角齿轮螺纹连接有旋转轴(16),所述旋转轴(16)的外壁与驱动模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膜(11)的底端设置有压力室(12),所述压力室(1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吸音板(23),所述吸音板(23)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放置槽(24),所述放置槽(24)的内部竖向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21),所述紧固螺栓(21)的底端贯穿连接底座(1)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层防磁圈(22),所述防磁圈(22)的直径小于连接底座(1)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包括喇叭主体,所述喇叭主体内部的底端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喇叭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圈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等间距竖向贯穿设置有连接插杆,所述连接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拉块,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多组限位凹槽,所述连接插杆与限位凹槽一一对应。该喇叭自动气隙调节装置通过设置有防护罩、固定座、连接插杆、限位凹槽、顶板、外接座和安装螺栓,提高便捷性,扩大适配性的同时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解决的是结构一体化,不方便对内部进行拼装使用,灵活度有限,大大降低装置适用范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杰,冯玲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精亦诚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3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7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