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模组搬运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模组搬运和入箱采用人工搬运时效率较低,而采用自动搬运时,现有技术方案中多采用软臂吊加夹爪形式,在抓取模组移动过程中因晃动和人为原因,可能出现模组掉落,造成模组损坏或者引起人身安全事故等诸多问题;而且模组搬运入箱时,靠工人通过目测来判断模组在箱体中的位置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激光测距仪和视觉相机拍照确认入箱位置是否正确,前者效率低且误差大,后者成本高且元器件故障率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模组搬运和入箱的吊具,实现模组搬运和入箱的高安全性和高效率性,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实现模组搬运的高安全性和高效率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包括竖向支撑滑杆、设置于竖向支撑滑杆底部的真空吸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滑杆上还设有带动真空吸附板相对于竖向支撑滑杆竖直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真空吸附板通过升降板相连;
4、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连接于升降驱动机构输出端的第一检测销和设置于升降板上的检测筒,所述第一检测销设置于检测筒当中并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升降板,所述检测筒上设置有监控第一检测销位置的第一检测元件。
5、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6、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真空吸附板真空释放的按钮和屏蔽按钮的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检测元件连接至控制模块。
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8、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于真空吸附板两侧的夹板和托住模组底部的托板,所述夹板的一端与真空吸附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板的另一端与托板相连。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10、所述托板上设置有销孔,所述真空吸附板对应销孔的位置设置有插销,以锁住托板的位置,使夹板保持夹持状态。
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12、所述夹板上设置有第二检测销,所述真空吸附板上设置有监控第二检测销始末行程的第二检测元件组。
13、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14、所述夹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真空吸附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
15、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16、所述真空吸附板上设有定位模组位置的定位通孔。
1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18、所述真空吸附板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层。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真空吸附板真空释放的按钮和屏蔽按钮,再设置检测销和监控检测销位置的检测元件,使检测元件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的精准控制保证负载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因误触破真空按钮导致工件脱落;通过设置夹板对模组进行兜底以防模组坠落;通过设置真空吸附板的吸附面为海绵层,保证真空吸附面的真空度;通过在真空吸附板上设置用于定位模组位置的定位通孔,在模组入箱时精准定位;以上结构提高了模组搬运和入箱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1.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包括竖向支撑滑杆、设置于竖向支撑滑杆底部的真空吸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滑杆上还设有带动真空吸附板相对于竖向支撑滑杆竖直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真空吸附板通过升降板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真空吸附板真空释放的按钮和屏蔽按钮的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检测元件连接至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于真空吸附板两侧的夹板和托住模组底部的托板,所述夹板的一端与真空吸附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板的另一端与托板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置有销孔,所述真空吸附板对应销孔的位置设置有插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上设置有第二检测销,所述真空吸附板上设置有监控第二检测销始末行程的第二检测元件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真空吸附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板上设有定位模组位置的定位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附模组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板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