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22  6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属于煤矿井下巷道新能源车的应急充电。


背景技术:

1、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辆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日益增多。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并应对井下设备故障,需要设计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以满足矿井抢险救灾、应急抢修、设备维修、设备搬迁、巷道支护维护、电动车辆故障救援和临时用电等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该上装结构整体布局合理,长宽高尺寸满足极限巷道尺寸的运行环境,满足矿井抢险救灾、应急抢修、设备维修、设备搬迁、巷道支护维护、电动车辆故障救援和临时用电等场景的复杂工况;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充电,满足长时间用电需求,能够在煤矿井下有瓦斯(甲烷)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使用,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辆底盘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沿车辆的前进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电源存储区和吊臂安装区,所述电源存储区内设置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所述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位于所述电源存储区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位于所述电源存储区的另一侧;所述吊臂安装区内安装有吊臂,所述吊臂的周围设置有翻转式栏杆组件。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之间设置有工具收纳柜,工具收纳柜用于放置作业工具。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式栏杆组件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第三栏杆,所述第二栏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栏杆和第三栏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栏杆和第三栏杆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臂为伸缩式吊臂。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三电池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上。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三电池的底部均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滑动连接于壳体上。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三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电池。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存储区内的第二电池靠近吊臂的一侧设置有隐藏式操作柜,所述隐藏式操作柜内安装有吊臂的手动操作阀。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电源存储区和吊臂安装区,电源存储区内设置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位于所述电源存储区的一侧,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位于电源存储区的另一侧;吊臂安装区内安装有吊臂,设置的吊臂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随车辆兼容起吊一些小吨位工装工件;通过上述的布局使得该上装结构整体布局合理,长宽高尺寸满足极限巷道尺寸的运行环境,满足矿井抢险救灾、应急抢修、设备维修、设备搬迁、巷道支护维护、电动车辆故障救援和临时用电等场景的复杂工况。并且,电池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上,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充电,满足长时间用电需求;在电源存储区内的第二电池靠近吊臂的一侧设置有隐藏式操作柜,隐藏式操作柜内安装有吊臂的手动操作阀,可以实时感测操作状态,通过设置隐藏式操作柜以适应煤矿井下巷道的复杂工况。该上装结构能够在煤矿井下有瓦斯(甲烷)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辆底盘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沿车辆的前进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电源存储区和吊臂安装区,所述电源存储区内设置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所述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位于所述电源存储区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位于所述电源存储区的另一侧;所述吊臂安装区内安装有吊臂,所述吊臂的周围设置有翻转式栏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之间设置有工具收纳柜,工具收纳柜用于放置作业工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式栏杆组件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第三栏杆,所述第二栏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栏杆和第三栏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栏杆和第三栏杆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为伸缩式吊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三电池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三电池的底部均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滑动连接于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三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存储区内的第二电池靠近吊臂的一侧设置有隐藏式操作柜,所述隐藏式操作柜内安装有吊臂的手动操作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巷道应急电源车上装结构,该上装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辆底盘上的壳体,壳体内沿车辆的前进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电源存储区和吊臂安装区,电源存储区内设置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第三电池和防爆控制柜位于电源存储区的一侧,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位于电源存储区的另一侧;吊臂安装区内安装有吊臂,吊臂的周围设置有翻转式栏杆组件。该上装结构整体布局合理,长宽高尺寸满足极限巷道尺寸的运行环境,满足矿井抢险救灾、应急抢修、设备维修、设备搬迁、巷道支护维护、电动车辆故障救援和临时用电等场景的复杂工况。并且,设置的电池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上,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充电,满足长时间用电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顾云,徐维栓,陈聪,黄春华,张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格润迈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5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7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