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22  13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


背景技术:

1、在干油润滑领域,润滑脂需要经过分配器将润滑脂定量的加注到机械摩擦副的润滑点位处,从而避免单次向润滑点位加注润滑脂过多而导致润滑不良和润滑脂浪费问题。然而现有分配器在使用时,存在润滑脂流动阻力较大问题,因为润滑脂是一种半流体,流动阻力较大,尤其在低温环境下,在狭小通道内流动的润滑脂所受的流动阻力更是剧增,加上现有分配器内部通道并非直线,而是多个垂直交错,使得流动阻力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具有流动阻力小、结构简单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分配单元,分配单元包括:

3、阀体,包括同轴设置且直径不同的上腔和下腔,上、下腔相互连通,上腔上端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脂口,下腔下端设有与外部连通的供脂口,阀体内设有分别连通上、下腔的第一、第二旁通支路;第一、第二旁通支路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主支路以及与主支路连接的副支路,副支路倾斜设置以与主支路形成为钝角的夹角;

4、活塞,密封滑动装配在上腔中;

5、压缩弹簧,安装在活塞与上腔顶壁之间,提供给活塞远离排油口方向的弹性作用力;

6、柱塞,位于活塞下方,包括上段和下段,上段在上腔中密封滑动,下段在下腔中导向滑动,下段具有倾斜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贯穿下段;

7、上、下腔经过活塞和柱塞的分隔,形成位于活塞上方的排脂腔、位于活塞与柱塞之间的储脂腔、位于柱塞下方的供脂腔;

8、柱塞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

9、在第一阀位时,供脂口的润滑脂先推动柱塞朝向供脂腔移动,随后供脂腔内润滑脂经由第一旁通支路进入储脂腔,推动活塞压缩弹簧,以将排脂腔中的润滑脂经排脂口排出;

10、在第二阀位时,供脂口卸荷,压缩弹簧推动活塞朝向储脂腔移动,储脂腔中润滑脂推动柱塞向供脂腔移动,第一、第二旁通支路经由连接通道连通,储脂腔中润滑脂经由第一旁通支路、连接通道、第二旁通支路进入排脂腔。

11、进一步地,第一旁通支路的下方的副支路连接在下腔的下端,第二旁通支路的上方的副支路连接在上腔的上端。

12、进一步地,第一旁通支路的上方的副支路低于第二旁通支路的下方的副支路。

13、进一步地,上腔的直径大于下腔直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在使用时,润滑脂在阀体内流动阻力小,尤其是在第一、第二旁通支路上,传统分配器的旁通支路对于润滑脂的流动阻力影响较大,本申请的第一、第二旁通支路的主支路与副支路为钝角,润滑脂流动时所受阻力更小。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分配单元,分配单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旁通支路的下方的副支路连接在下腔的下端,第二旁通支路的上方的副支路连接在上腔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旁通支路的上方的副支路低于第二旁通支路的下方的副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上腔的直径大于下腔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泄压式润滑脂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分配单元,分配单元包括阀体、活塞、压缩弹簧、柱塞,阀体包括上、下腔、排脂口、供脂口、第一、第二旁通支路,活塞密封滑动在上腔,压缩弹簧位于活塞与上腔顶壁之间,柱塞位于活塞下方,包括上段和下段,上段在上腔中,下段在下腔中,下段具有倾斜的连接通道,上、下腔被活塞和柱塞分隔为排脂腔、储脂腔和供脂腔,柱塞在移动过程中具有供脂口供脂、推动柱塞上移、进入储脂腔、推动活塞压缩弹簧、从排脂口排出的第一阀位,以及供脂口卸荷、压缩弹簧推动活塞下行、润滑脂经第一旁通支路、连接通道和第二旁通支路进入排脂腔的第二阀位。具有流动阻力小、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张亚军,邵文宇,秦建宁,高晓东,刘超,宋靖涌,王峰,苗大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辽宁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5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7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