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涉及一种车门隐藏式把手安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封闭截面或者非封闭截面的薄壁型材在汽车等制造行业的应用不断增多,它主要用于固定安装其他部件,为了便于安装,在薄壁型材的两块薄壁板件上一般开设有孔,在安装其他部件时,将螺栓或铆钉等连接件穿过需要安装的部件和两块薄壁板件的孔,并使用螺母进行拧紧或将铆钉铆紧,将需要安装的部件固定在薄壁型材上。由于薄壁板件的壁厚一般都较薄,在将螺栓拧紧或铆钉铆紧后容易对两块薄壁板件造成挤压,使两块薄壁板件发生变形。因此需要在两块薄壁板件之间安装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还需具备距离调节功能,以使得其高度正好与两块薄壁板件的间距一致,达到吸收公差的目的。
2、隐藏式门外把手是在车门外钣金上整体开槽,隐藏把手整体嵌入到外钣金中,由于隐藏车门把手要完成转动开门功能,通常是将把手基座安装在车门上的,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调整基座与钣金的配合面来保证单次装配符合性。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装配隐藏式外把手时,由于车身加强钣金与车身外板焊接公差,导致车身安装孔与把手安装螺钉位置以及间距偏差,每次装配均需调整基座与钣金的限位面;另外由于自然重力,安装螺钉在调节座中会往地面方向下落,使得安装螺钉与钣金螺母安装孔不齐平,需要用枪找准螺母安装孔位置后再进行打紧,由于操作空间及视野范围有限,不便于流水线装车操作,会极大地降低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可以用于将隐藏式外把手安装在车门钣金上。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紧固装置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紧固相连,紧固装置包括
4、安装孔,设置于第一构件上;
5、螺纹孔,设置于第二构件上;
6、调节座,通过螺旋导向限位结构安装于安装孔内,使得调节座在旋转过程中能相对于第一构件发生轴向相对移动;所述调节座内配置有单侧开口的轴向槽,调节座的封闭端开设有轴孔;
7、单头螺钉,安装于调节座的轴向槽内,单头螺钉的螺头部分具有法兰盘,单头螺钉的螺纹端从轴孔伸出紧固在螺纹上;以及
8、弹性卡扣,安装在轴向槽内,通过弹性使得单头螺钉保持居中趋势。
9、本发明通过螺旋导向限位结构使得拧紧前,调节座能够调整轴向位置,提供了轴向补偿功能,避免了存在加工误差时,强行固定导致底座或者钣金变形。本发明通过弹性卡扣使得单头螺钉能够自动居中,避免了安装时螺钉掉落从而影响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弹性卡扣存在,使得,单头螺钉在钣金所在平面内具有一定活动范围,使得安装孔和螺纹孔对准存在误差时,也能自动补充完成紧固连接安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改善装配隐藏式外把手时,由于车身加强钣金与车身外板焊接公差,导致车身安装孔与把手安装螺钉位置以及间距偏差,无法装配;另外同步改善由于自然重力,安装螺钉向地面方向偏移,实现安装螺钉的居中,提高流水线装车效率。
1.一种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通过至少两个紧固装置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紧固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小于单头螺钉的法兰盘的外径,所述弧形弹片设置于固定环靠近调节座轴孔一侧,通过固定环和弧形弹片限位作用使得紧固前的单头螺纹稳定位于调节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环四周的若干轴向滑槽和相应设置于调节座的轴向槽内壁的若干轴向筋,导向槽和导向筋之间配置为具有一定摩擦力,使得弹性卡扣不会从调节座内掉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筋位于轴向槽的开口端配置为便于弹性卡扣对准的导向坡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调节座四周的若干螺旋槽和设置于安装孔内相应的若干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螺旋角度为45°~55°,所述螺旋槽靠近第二构件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放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开放端设置有导向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