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18  11


本发明涉及农药,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1、橄榄属橄榄科橄榄属,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著名水果,果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含钙量为水果之首。星室木虱是橄榄的重要虫害之一,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叶、嫩芽和嫩茎的汁液,抑制新梢生长,造成叶面有洼陷小点,叶色失绿,叶片变小变薄,严重时导致大量落叶、落果,影响植株生长,还会对果实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2、当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橄榄星室木虱发生代数多,发生量大,导致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使得其对现有多种常规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进而导致现有多种化学药剂对其防治效果降低。因此,开发新型化学药剂很有必要。

3、硫氟肟醚是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酯肟醚类化合物。分子式:c23h21clfnos,结构式如下。

4、

5、硫氟肟醚对昆虫表现出较强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上的鳞翅目和同翅目昆虫,且对人、畜毒性低,对作物安全。

6、将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降低防治成本、缓解环境压力和开发新型药剂的常用有效手段之一。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后,会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能得知不同农药有效成分复配后的作用类型。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农药品种的复配都是相加作用,真正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

7、发明人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发现,将硫氟肟醚与米尔贝霉素、联苯肼酯、氟啶胺或氟吡呋喃酮复配时橄榄星室木虱表现出增效作用。目前还未见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以解决橄榄星室木虱对现有多种常规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进而导致现有多种化学药剂对其防治效果降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由硫氟肟醚与联苯肼酯、氟啶胺或氟吡呋喃酮复配而成。

4、作为优选,所述硫氟肟醚与联苯肼酯的质量比为1-40:25-1。

5、作为优选,所述硫氟肟醚与氟啶胺的质量比为1-3:15-1。

6、作为优选,所述硫氟肟醚与氟吡呋喃酮的质量比为1-20:10-1。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橄榄星室木虱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橄榄星室木虱的防治效果,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的使用量,缓解环境压力,降低防治成本和农药残留,为开发新型化学药剂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由硫氟肟醚与联苯肼酯、氟啶胺或氟吡呋喃酮复配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氟肟醚与联苯肼酯的质量比为1-40: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氟肟醚与氟啶胺的质量比为1-3: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氟肟醚与氟吡呋喃酮的质量比为1-20: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氟肟醚与氟吡呋喃酮的质量比为2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一种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杀虫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由硫氟肟醚与联苯肼酯、氟啶胺或氟吡呋喃酮复配而成。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对橄榄星室木虱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的使用量,缓解环境压力,降低防治成本和农药残留,为开发新型化学药剂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英,覃震师,王晓宇,谭德锦,杨志强,卢艳春,蒋婷,何铣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5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