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检索2025-07-16  6


:本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涉及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介孔氧化锌为载体、负载那他霉素,促进药物缓慢释放、减少用药频次,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病真菌相关的感染性眼病,严重者甚至丧失眼球。镰刀菌及曲霉菌是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发病多与植物性外伤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种植业人口众多,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明显上升。该病患者多为一线工作的青壮年劳动力,致盲率高,社会危害大。

2、真菌性角膜炎是感染性角膜炎中最棘手的难题。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抗真菌滴眼液存在眼表停留时间短、刺激性强、毒性大、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治疗手段匮乏导致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盲率居高不下,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方式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3、近年来,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应用于药物载体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纳米氧化锌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金属氧化物性质和特殊的形态特征被认为在抗菌治疗中有巨大潜力。其中,具备介孔结构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具有药物递送能力,多孔结构和大表面积为药物的装载和持续释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是,目前还未有关于介孔氧化锌材料在眼用药物中应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设计提出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介孔氧化锌为载体、负载那他霉素的滴眼液,以解决现有抗真菌滴眼液存在生物相容差、刺激性强、毒性大的问题;克服现有滴眼液药效作用时间短、需频繁用药、药物递送能力差的缺陷,解决现有技术药物释放空间小的问题,解决现有滴眼液制备技术原料繁多、工艺复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成分及其含量为:将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固体分散于生理盐水中,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5~0.1mg/ml。该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在介孔氧化锌上载入那他霉素、制备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两个工艺步骤:

3、步骤一:在介孔氧化锌上载入那他霉素:将30-60mg那他霉素完全溶解于5-10ml二甲基亚砜中,在那他霉素溶液中加入30mg介孔氧化锌,避光搅拌24~36小时,双蒸水清洗去除二甲基亚砜,经抽滤、烘干后得到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固体;

4、步骤二:制备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将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固体分散于生理盐水中,制备成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

5、所述的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5~0.1mg/ml。

6、所述的在介孔氧化锌上载入那他霉素时,介孔氧化锌固体与那他霉素的质量比为1:1~1:2。

7、进一步的,所述介孔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为:

8、(1)将1~1.5g硝酸锌先后溶解于80~120ml双蒸水和40~60ml无水乙醇中,室温搅拌半小时,制备成质量体积浓度为8~12mg/ml的硝酸锌溶液;

9、(2)将步骤(1)制得的硝酸锌溶液滴入到40~60ml浓度为0.2~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搅拌8~12小时;

10、(3)用双蒸水和乙醇抽滤清洗,置于鼓风干燥机中4~6小时,烘干样品残存的双蒸水和乙醇,得到介孔氧化锌固体。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用双蒸水和乙醇抽滤清洗时的滤膜孔径为0.45μm,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鼓风干燥机的温度为60℃。

12、将本发明制得的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能降低真菌吸光度值,有效减少真菌的生长,能有效抑制真菌生物膜的形成。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介孔氧化锌为载体、负载那他霉素,其中氧化锌材料本身具有抗真菌作用,有效降低那他霉素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同时还兼具抗炎作用,极大减轻角膜组织的炎性损伤;氧化锌的介孔结构促进药物的吸附负载以及缓慢释放,提高那他霉素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用药频率并提高患者依从性;本发明滴眼液的成分安全,生物相容性高;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保存,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在介孔氧化锌上载入那他霉素、制备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两个工艺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用双蒸水和乙醇抽滤清洗时的滤膜孔径为0.45μm,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鼓风干燥机的温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5.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种制备方法制得,制得的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成分及其含量为:将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固体分散于生理盐水中,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5~0.1mg/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眼液的成分及其含量为:将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固体分散于生理盐水中,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1mg/ml。

7.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制得的滴眼液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能降低真菌吸光度值,24小时药物释放率达到43%,减少真菌的生长,抑制真菌生物膜的形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滴眼液的成分及其含量为:将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固体分散于生理盐水中,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5~0.1mg/mL,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配置硝酸锌溶液、制备介孔氧化锌固体、制备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固体、制备滴眼液,将制得的负载那他霉素的介孔氧化锌滴眼液应用在眼科,制成滴眼液,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能降低真菌吸光度值,24小时药物释放率达到43%,减少真菌的生长,抑制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其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应用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赵桂秋,顾凌雯,王谦,李道浩,林静,赵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4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