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除草剂及除草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7-16  11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水稻除草剂及除草方法。


背景技术:

1、粮食作物中水稻属于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但是在生产中需要控制有害生物,防止其导致粮食减产的情况。稻田中导致水稻减产的众多因素莫过于杂草,稻田杂草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争夺生长所需的营养及阳光,干扰了水稻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稻米产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当前采取化学除草成为常用的方式,通过研制出对应的除草剂而有效控制杂草对水稻田的影响。但是,长期性的使用除草剂,杂草的抗药性也越来越强,导致杂草清除不彻底。因此,农户在除草时就需要增加除草剂的用量,这样不但效果不佳,反而对水稻的生长有影响,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在除草的过程中增大了对使用者的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2、一种水稻除草剂,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2~8份丁草胺、1~5份吡嘧磺隆、3~5份黏结剂、2~6份凹凸棒土、2~5份分散剂、40~60份水、15~30份刺槐和紫花苜蓿抑草复合物。

3、所述刺槐和紫花苜蓿抑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取刺槐根系、紫花苜蓿根系粉碎,与有机溶剂按质量比1:5~8混合,超声波提取,过滤得滤液,取滤液于50~65℃真空蒸发,减压浓缩至原质量的15~35%,得刺槐根系和紫花苜蓿提取液;

5、s2,水稻秸秆放入水中浸泡3-10日,使水稻秸秆纤维化,然后再风干,将风干后的水稻秸秆清洗干净,在70–80℃下烘干,磨碎得到粉末状水稻秸秆,按质量份数计,取6~13份水稻粉末秸秆、3~8份硝酸钾、8~10份尿素、2~5份磷酸铵、1~5份氯化钾、0.5~0.8份硫酸镁、0.06~0.08份硫酸亚铁、0.02~0.05份硼酸、0.01~0.04份硫酸锰、0.002~0.008份硫酸锌、0.001~0.003份硫酸铜以及2000份蒸馏水,经过超声波振荡、过滤,得培养液,取培养液真空蒸发至原重量的30~50%,得浓缩液,于30~35℃取浓缩液按质量比1:20~25加入发酵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超声波振荡、过滤、得发酵液,真空蒸发,得水稻自吸营养物;

6、s3,按质量比5:3:0.2~0.6取备用的刺槐根系和紫花苜蓿提取液、水稻自吸营养物、苯甲酸混合搅拌,静置,得预混液,取预混液按质量比8:0.2~0.6加入调节剂混合,超声波分散,离心去除杂物,即得刺槐和紫花苜蓿抑草复合物。

7、所述步骤s2中的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100~120份蛋白胨、2~5份酵母膏、1~3份磷酸氢二钾、0.05~0.07份硫酸镁、0.01~0.03份氯化钙、0.2~0.5份磷酸氢二钠、0.3~0.6柠檬酸氢二铵、700~900份蒸馏水,调ph值6.5~7.2,高压灭菌,即得发酵培养基。

8、所述步骤s3中的调节剂:按质量比1~3:4:10取萘乙酸、吲哚乙酸、水混合,即得调节剂。

9、所述分散剂:按质量比5:1~2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古尔胶混合,即得分散剂。

10、所述黏结剂为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重量比为1:1.5。

11、本发明还包括使用所述除草剂除草的方法如下:

12、水稻移栽后3-4天,将颗粒药剂与细湿土均匀混合,通过人工或机械撒施的方式施用于水稻田。

13、使用时加入安全剂和配合物,直接施放稻丛基部,用药后田间必须保持3-4厘米的水层3-5天。

14、所述配合物为绿色有机肥料,所述安全剂为解草啶。

15、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将丁草胺和吡嘧磺隆按一定比例混合可清除水稻中的不同种类杂草,以刺槐根系和紫花苜蓿根系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浸泡,超声波提取得到刺槐和紫花苜蓿提取液,显著提高根系分泌酚酸类物质的浸出,可抑制水稻周围杂草的生长。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经多种营养素培养、发酵作用,产生多种有机质,强化水稻汲取养分的能力,有效提升水稻自身对杂草的耐性,可使杂草种子萌发大大减少,缺乏营养而去除。本除草剂对水稻中的杂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除草效果良好,且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不会造成土壤污染,且在除草的过程中不会危害使用者的健康。本发明所述除草剂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水稻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对环境友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2~8份丁草胺、1~5份吡嘧磺隆、3~5份黏结剂、2~6份凹凸棒土、2~5份分散剂、40~60份水、15~30份刺槐和紫花苜蓿抑草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槐和紫花苜蓿抑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100~120份蛋白胨、2~5份酵母膏、1~3份磷酸氢二钾、0.05~0.07份硫酸镁、0.01~0.03份氯化钙、0.2~0.5份磷酸氢二钠、0.3~0.6柠檬酸氢二铵、700~900份蒸馏水,调ph值6.5~7.2,高压灭菌,即得发酵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调节剂:按质量比1~3:4:10取萘乙酸、吲哚乙酸、水混合,即得调节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按质量比5:1~2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古尔胶混合,即得分散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结剂为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重量比为1:1.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除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移栽后3-4天,将颗粒药剂与细湿土均匀混合,通过人工或机械撒施的方式施用于水稻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草剂除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加入安全剂和配合物,直接施放稻丛基部,用药后田间必须保持3-4厘米的水层3-5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草剂除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物为绿色有机肥料,所述安全剂为解草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除草剂及除草方法。本发明以刺槐根系、紫花苜蓿根系为原料,超声波提取得到提取液,显著提高根系分泌酚酸类物质的浸出。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经多种营养素复壮、发酵作用,得水稻自吸营养物。刺槐和紫花苜蓿抑草复合物与丁草胺和吡嘧磺隆的复配剂可结合周围生长环境,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显著,强化水稻对养分的汲取能力,提高了除草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水稻除草剂生物毒性大,且不利于水稻生长以及污染土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媛,项生,唐卫宏,尹秀玲,王燕琴,赵梅娟,芦红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绿先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4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