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16  8


本技术属于地铁车站通风,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1、地铁工程具有大运量的特点,使得总耗电量相当大。通风空调系统是地铁交通中的能耗大户,其能量消耗仅次于牵引供电系统,占能耗总量的1/3左右。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配置的组合式空调组、回/排风机通常布置在车站两端的空调机房内,距车站公共区距离远。通风空调系统的空气输送动力来源是由组合式空调机组和回/排风机提供,较长的空气输配距离和风系统阀门附件较多等因素造成风机配电功率大,导致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系统输配能耗高。地铁车站深埋在地下,单独排风时,室外空气经车站出入口通道至站台公共区的空气阻力大,很多车站不具备自然补风的条件,因此需要组合式空调机组、回/排风机联合运行才能实现房间的通风换气。目前车站公共区空气调节风系统通常用于非空调季节的通风。空调机组设置的表冷器等就变成了多余设备,再加上管路上的阀门附件,通风工况下需要克服这部分额外的阻力,这就造成了系统运行期间多余的能量消耗。

2、此外,地铁列车进站及出站过程的活塞风效应均会对地铁车站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列车在隧道内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活塞风效应,列车进站过程中,隧道内形成的活塞风一部分进过活塞风道流出室外,一部分通过站台屏蔽门缝隙等进入车站公共区,剩下的活塞风进入前方区间隧道。列车出站往前方行驶过程中,导致大量的车站内的空气通过站台屏蔽门缝隙等进入区间隧道。由于隧道内空气质量低于车站公共区,这样对降低了车站公共区的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系统输配能耗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铁车站站厅层并位于地铁车站出入口位置的多个通道节推射流送风装置,设置于地铁车站站台层顶部并用于向站厅层至站台层的地铁楼扶梯方向送风的多个楼扶梯射流送风装置,设置于站台层和站厅层的排风管,以及一端与排风管相连另一端通过排风井出风的排风机。

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楼扶梯射流送风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设置于装置外壳内部的两个第一送风机,设置于装置外壳内用于将两个第一送风机分隔开的第一风道分隔板,设置于装置外壳上对应于两个第一送风机的两个第一进风口,以及设置于横向装置外壳下方对应两个第一送风机的第一送风口。

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道节推射流送风装置包括横向装置外壳,设置于横向装置外壳内部中间位置的第二送风机,设置于第二送风机前端的第二风道分隔板,设置于第二风道分隔板前端的第一消声器,设置于第二送风机后端的第二消声器,设置于第二消声器后方的第二进风口,以及设置于第一消声器前方的送风口。

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若干排风口。

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道节推射流送风装置设置有两组。

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楼扶梯射流送风装置在地铁车站的每个地铁楼扶梯数量配设3台。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系统摒弃了传统的利用高配电功率的组合式空调机组送风机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方式,该由多组低配电功率的送风动力装置进行替代,利用低空气阻力的车站出入口通道和站厅顶部设置的可承重自然通风排烟装置作为通风路径,属于整体能耗较低的系统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既有地铁公共区通风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铁车站站厅层并位于地铁车站出入口位置的多个通道节推射流送风装置(2),设置于地铁车站站台层顶部并用于向站厅层至站台层的地铁楼扶梯方向送风的多个楼扶梯射流送风装置(1),设置于站台层和站厅层的排风管(3),以及一端与排风管(3)相连另一端通过排风井(4)出风的排风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扶梯射流送风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01),设置于装置外壳(101)内部的两个第一送风机(102),设置于装置外壳(101)内用于将两个第一送风机(102)分隔开的第一风道分隔板(103),设置于装置外壳(101)上对应于两个第一送风机(102)的两个第一进风口(104),以及设置于装置外壳(101)下方对应两个第一送风机(102)的第一送风口(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节推射流送风装置(2)包括横向装置外壳(201),设置于横向装置外壳(201)内部中间位置的第二送风机(202),设置于第二送风机(202)前端的第二风道分隔板(203),设置于第二风道分隔板(203)前端的第一消声器(204),设置于第二送风机(202)后端的第二消声器(205),设置于第二消声器后方的第二进风口(206),以及设置于第一消声器前方的送风口(2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3)上设置有若干排风口(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节推射流送风装置(2)设置有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扶梯射流送风装置(1)在地铁车站的每个地铁楼扶梯数量配设3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节推压入式送风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系统输配能耗高的问题。该送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多个通道节推射流送风装置和多个楼扶梯射流送风装置,设置于站台层和站厅层的排风管,以及一端与排风管相连另一端通过排风井出风的排风机。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的送风系统摒弃了传统的利用高配电功率的组合式空调机组送风机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方式,该由多组低配电功率的送风动力装置进行替代,利用低空气阻力的车站出入口通道和站厅顶部设置的可承重自然通风排烟装置作为通风路径,属于整体能耗较低的系统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既有地铁公共区通风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卢佳廷,黄良君,熊伟,陈屾,杨旭龙,廖家松,许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九门铁创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4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