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15  2


本技术涉及陶瓷辊,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


背景技术:

1、陶瓷辊是采用瓷体,轴承,轴等组成的组合构件,陶瓷辊在薄膜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传送速度较快,陶瓷辊是薄膜加工设备的关键部位,陶瓷辊具有比传统工艺更致密、细腻和坚固耐磨的陶瓷涂层,同时具有优异的释放和转移性能,获得更多更均匀的转移层,可以满足薄膜加工的需求。

2、陶瓷辊在对物品的传送,拥有较好的特性,但现有的陶瓷辊表面存在以下问题:陶瓷辊表面较为光滑,在对薄膜物品传送时,可能会发生打滑的现象,不便于对薄膜进行加工,并且陶瓷辊的长度基本为固定,在辊两端进行固定时,较为不便。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陶瓷辊表面较为光滑,在对薄膜物品传送时,可能会发生打滑的现象,不便于对薄膜进行加工,并且陶瓷辊的长度基本为固定,在辊两端进行固定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包括:

4、辊体,所述辊体设置为圆柱状,所述辊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便于安装和连接的定位柱,所述辊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便于定位柱契合的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与多个定位孔相互契合;

5、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连接柱上便于辊体进行安装;

6、传送组件,传送组件设置在辊体表面用于薄膜的传送。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柱、两个调节柱、两个固定柱、多个固定孔、四个卡块和四个螺母,两个所述调节柱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调节柱的外侧均与圆槽的内壁相互滑动,多个所述固定孔分别设置在安装柱和调节柱上,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两个所述固定柱均与固定孔相互契合,四个所述卡块的一侧均与安装柱的外侧相互契合,四个所述卡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固定柱上,四个所述螺母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两端螺纹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设置在辊体外侧的纹路槽,所述纹路槽设置在辊体的表面。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安装柱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的安装盘,两个所述安装盘上均开设有多个便于安装的安装孔。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调节柱的外侧顶部和外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柱,两个所述安装柱的圆槽内壁上均开设有与卡柱相互滑动的卡槽。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和辊体的两端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分别螺纹连接有四个固定螺栓,四个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柱上的螺纹孔并延伸至辊体两端的螺纹孔内,四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多个螺纹孔螺纹连接。

1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13、本实用新型中,在调节柱的外侧设置卡柱,以及在安装柱的内壁上设置卡槽,使得在对调节柱与安装柱相互滑动契合并调整好长度后,防止调节柱上的固定孔与安装柱上的固定孔对不准,进而保证方便固定柱与固定孔契合,由于在安装柱两端设置安装盘和安装孔,使得在需要对辊体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减少对辊体的安装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将定位柱与定位孔契合后,再将固定螺栓和螺纹孔将连接柱固定在辊体上,这样可以方便连接柱与辊体进行连接,进而方便对辊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对辊体的检查和维修;

14、本实用新型中,在辊体上设置调节机构和传送组件,使得在需要对辊体进行安装时,可以满足不同安装长度的设备,进而扩大辊体的适用范围,便于对辊体对不同设备的使用,在辊体的表面设置纹路槽,使得在对薄膜传送时,可以增加薄膜材料与辊体表面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两者之间的相互滑动,纹路槽的间隙也有助与生产材料在运动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柱(3)、两个调节柱(10)、两个固定柱(13)、多个固定孔(16)、四个卡块(15)和四个螺母(14),两个所述调节柱(10)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2)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柱(3)的内部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调节柱(10)的外侧均与圆槽的内壁相互滑动,多个所述固定孔(16)分别设置在安装柱(3)和调节柱(10)上,两个所述固定柱(13)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两个所述固定柱(13)均与固定孔(16)相互契合,四个所述卡块(15)的一侧均与安装柱(3)的外侧相互契合,四个所述卡块(15)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固定柱(13)上,四个所述螺母(14)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3)的两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设置在辊体(1)外侧的纹路槽(17),所述纹路槽(17)设置在辊体(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柱(3)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的安装盘(4),两个所述安装盘(4)上均开设有多个便于安装的安装孔(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柱(10)的外侧顶部和外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柱(11),两个所述安装柱(3)的圆槽内壁上均开设有与卡柱(11)相互滑动的卡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柱(2)的内部和辊体(1)的两端上均开设有螺纹孔(6),多个所述螺纹孔(6)分别螺纹连接有四个固定螺栓(5),四个所述固定螺栓(5)的一端均贯穿连接柱(2)上的螺纹孔(6)并延伸至辊体(1)两端的螺纹孔(6)内,四个所述固定螺栓(5)分别与多个螺纹孔(6)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陶瓷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陶瓷辊的表面结构,针对现有陶瓷辊表面较为光滑,在对薄膜物品传送时,可能会发生打滑的现象,不便于对薄膜进行加工,并且陶瓷辊的长度基本为固定,在辊两端进行固定时,较为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辊体,所述辊体设置为圆柱状,所述辊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便于安装和连接的定位柱,所述辊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便于定位柱契合的定位孔,可以满足不同安装长度的设备,进而扩大辊体的适用范围,也可以增加薄膜材料与辊体表面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两者之间的相互滑动,纹路槽的间隙也有助与生产材料在运动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磊,孟伟超,崔尚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州富翔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3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