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压线夹,具体涉及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压线夹包括固定板和压线盖两部分,压线盖上开设压线槽,使用时先将线束摆放在固定板上,再装配压线盖。实际生产操作中,连机线和电源线摆放位置不易固定,容易造成压偏、压坏线束,并且压线效率低;
2、现有技术中具有多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例如申请号为202223464430.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侧板,侧板的底部铰接有顶板,顶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扣,其中一个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扣相匹配的扣槽,顶板的中心贯穿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上压板;该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将需要固定的电线放在两个侧板之间,通过滑动推杆将上压板与电线相抵,通过限位装置使推杆无法滑动,再通过转动推杆带动螺纹套筒转动,进而带动推杆向下移动,从而使上压板能进一步对电线挤压固定,从而使得该压线装置能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压线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采用滑动推杆将上压板与电线相抵,通过限位装置使推杆无法滑动,再通过转动推杆带动螺纹套筒转动,进而带动推杆向下移动,从而使上压板能进一步对电线挤压固定,从而使得该压线装置能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固定,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上述设备的压线装置在固定直径较小的电线时,由于电线的体积原因,上压板的底端与下压板顶端会无法进行闭合,当电线受到外界因素而导致其晃动时,电线外壁的绝缘层便会摩擦上压板的底端与下压板顶端,在长时间使用时,电线外壁的绝缘层极易被摩擦破损,使得上述设备在实际使用时,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具有便于固定电线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还通过螺纹安装有两个相对称分布的螺丝,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还安装有两个相对称分布的螺纹杆,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板,且两个所述安装板均开设有供所述螺纹杆贯穿的定位槽,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还通过螺纹安装有螺帽;
3、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块上还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移动夹板、首端安装有旋转板,所述固定夹板与所述移动夹板相配合的面均开设有相配合使用的夹持槽。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夹持槽的内部均胶合有橡胶套。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板的高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夹板的顶面还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固定块的顶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的高度低于所述螺杆的高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前端还开设有凹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通过设置的固定块、夹持槽、移动夹板和螺杆的配合使用,可便于对移动夹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电线进行定位,且利用两个夹持槽紧密贴合在电线外壁,当电线受到外界因素而导致其晃动时,使其的绝缘层便不会摩擦两个夹持槽的内壁,从而使得该设备便于长时间使用,且电线外壁的绝缘层也不易被摩擦破损,同时利用固定块与凹槽的配合使用使得该设备无需在电线的外壁移动,也可对电线的任意一段位置进行夹持并固定。
1.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面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块(2),所述支撑板(1)的顶面还通过螺纹安装有两个相对称分布的螺丝(14),所述支撑板(1)的顶面还安装有两个相对称分布的螺纹杆(4),所述固定块(2)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板(3),且两个所述安装板(3)均开设有供所述螺纹杆(4)贯穿的定位槽(6),所述螺纹杆(4)的外壁位于所述安装板(3)的上方还通过螺纹安装有螺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槽(8)的内部均胶合有橡胶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板(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板(9)的顶面还安装有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贯穿所述固定块(2)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2)的高度低于所述螺杆(10)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种配合的压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的前端还开设有凹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