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头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7-13  6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上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硅胶头供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电磁阀中将铁芯上的连接凸部插入硅胶头上的连接槽中即可实现铁芯与硅胶粒的组装方式大多采用人工装配作业,人工作业方式效率极低;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供料效率高,而且能实现硅胶粒地整齐、规则送料的硅胶头供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供料效率高,而且能实现硅胶粒地整齐、规则送料的硅胶头供料机构的硅胶头供料机构,以解决现有人工作业方式效率极低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胶头供料机构,包括振动上料器以及与所述振动上料器输出端连接的直振器;所述直振器的输出端插设有硅胶头分料组件;该硅胶头分料组件包括:

3、硅胶头分料支架,设置于所述直振器正前方,且所述直振器的输出贯穿插设于硅胶头分料支架;

4、第一驱动源,固设于所述硅胶头分料支架上;用于提供动力;

5、分料座,固设于所述硅胶头分料支架上,且一侧与所述直振器的输出端相抵;

6、推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分料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推板来回往复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源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硅胶头分料支架上;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伸缩位置均设有磁性开关。

8、进一步地,所述分料座呈方状物;所述分料座沿宽度方向设有第一插槽;所述分料座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检测贯穿孔;所述检测贯穿孔上可拆式的安装有对射光纤;所述分料座上方插设有回转体状的输送管,且一侧连接有快速接头;推板抬升至高度是所述快速接头与所述输送管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推板包括l状的推料元件;所述推料元件一端固设有连接座,第一驱动源的输出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推料元件上设有贯穿的硅胶头接料孔;沿所述硅胶头接料孔的径向方向水平设有贯穿检测小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硅胶头通过振动上料器上的振动盘振动出料后,输送送至直振器,通过直振器上的输出贯穿插设于硅胶头分料支架上的小孔并送至经过对射光纤扫描是否有硅胶头,以及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接料部件来回往复移动将硅胶头逐个快速的运至分料座连接的推板上后通过第一驱动源气缸气流将其快速的吹出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硅胶头的上料过程无法完全做到自动化的问题,实现硅胶头自动化上料,降低对人力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硅胶头供料机构,包括振动上料器(1)以及与所述振动上料器(1)输出端连接的直振器(2);所述直振器(2)的输出端插设有硅胶头分料组件(3);其特征在于,该硅胶头分料组件(3)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头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32)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硅胶头分料支架(31)上;对应于所述气缸的伸缩位置均设有磁性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头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座(33)呈方状物;所述分料座(33)沿宽度方向设有第一插槽(331);所述分料座(33)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检测贯穿孔;所述检测贯穿孔上可拆式的安装有对射光纤(332);所述分料座(33)上方插设有回转体状的输送管(333),且一侧连接有快速接头(334);推板(34)抬升至高度是所述快速接头(334)与所述输送管(333)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胶头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4)包括l状的推料元件(341);所述推料元件(341)一端固设有连接座(342),第一驱动源(32)的输出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座(34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胶头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元件(341)上设有贯穿的硅胶头接料孔;沿所述硅胶头接料孔的径向方向水平设有贯穿检测小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硅胶头供料机构,包括振动上料器以及与所述振动上料器输出端连接的直振器;所述直振器的输出端插设有硅胶头分料组件;该硅胶头分料组件包括:硅胶头分料支架,设置于所述直振器正前方,且所述直振器的输出贯穿插设于硅胶头分料支架;第一驱动源,固设于所述硅胶头分料支架上;用于提供动力;分料座,固设于所述硅胶头分料支架上,且一侧与所述直振器的输出端相抵;推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分料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推板来回往复移动。本技术不仅供料效率高,而且能实现硅胶粒地整齐、规则送料的硅胶头供料机构的硅胶头供料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叶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昇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3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2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