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7-12  9


本发明属于电暖风加热管生产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电暖风加热管通常是由金属或合金丝制成的发热体和陶瓷或者石英玻璃等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套管组成。当电流通过发热体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外套管的表面温度升高,从而起到加热空气的作用。

2、目前电暖风加热管普遍采用ptc加热陶瓷与绝缘膜缠绕之后与外铝管灌胶粘接,这样不仅能够保证ptc加热陶瓷与外界的隔离,还能够增强加热陶瓷与外铝管之间的粘合力。然而,现有的常用工艺过程存在涂胶成本高、涂胶过程控制复杂、胶水影响产品导热性能等缺陷,导致电暖风加热管生产效率以及使用安全可靠性较差。

3、因此,现亟需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能够避免涂胶工艺造成的导热性能不良、过程控制复杂困难等问题,提高电暖风加热管生产效率以及使用安全可靠性。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包括:压机下模、压机上模和气缸组件,其中:

4、所述压机下模用于定位外铝管;

5、所述压机上模设置于所述压机下模的上方,并能相对靠近或远离于所述压机下模,以与所述外铝管贴合并进行限位;

6、所述气缸组件的输出端相对设置于所述外铝管的端口,并传动连接于加热条组件,以将所述加热条组件置入所述外铝管内的预设位置;

7、所述压机上模设置为,当所述加热条组件置入所述外铝管内后,所述压机上模持续下降至压装位置,以使所述外铝管经塑性变形后与所述加热条组件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电暖风加热管。

8、可选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沿所述外铝管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铝管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两者中的其中一个的输出端能伸入所述外铝管内,以限定出供加热条组件移动的限位通道,两者中的另一个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加热条组件,以将所述加热条组件置入所述外铝管内,并能沿所述限位通道移动至预设位置。

9、可选地,沿水平垂直于所述外铝管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铝管的相对两侧的限位组件,当所述压机上模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贴合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能相对靠近,且当所述压机上模下降至所述外铝管塑性变形起始位置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能紧密贴合于所述外铝管。

10、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推动件和悬臂,所述限位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压机下模上,所述推动件固连于所述限位块,所述悬臂沿竖向延伸并装设于所述压机上模上,当所述压机上模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贴合时,所述悬臂水平相对设置于所述推动件,并能受所述推动件的作用沿指向所述外铝管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所述限位块能贴合抵接于所述外铝管。

11、可选地,所述推动件包括滚轮,当所述压机上模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贴合时,所述悬臂水平相对设置于所述滚轮。

12、可选地,位于所述外铝管同一侧的所述悬臂和所述推动件各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悬臂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推动件。

13、可选地,还包括换型块,所述换型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机下模的设定位置,以通过检测所述压机上模是否限位插设至所述换型块的通槽内,来判断所述压机上模和所述压机下模是否对准设置。

14、可选地,所述压机上模包括上模本体、压头和弹簧机构,所述压头较所述上模本体靠近于所述压机下模设置,所述弹簧机构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本体和所述压头。

1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方法,通过使用上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生产制造电暖风加热管,可消除传统的涂胶工序,以使电暖风加热管更加便于制造加工,且成品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和管控。

1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7、电暖风加热管压装方法,使用上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生产制造所述电暖风加热管,包括以下步骤:

18、在压机下模上定位外铝管,压机上模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进行贴合的位置;获取加热条组件,通过气缸组件将所述加热条组件置入所述外铝管内;

19、所述压机上模继续下降,所述外铝管产生塑性变形,所述压机上模持续下降至压装位置,以使所述加热条组件和所述外铝管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电暖风加热管。

20、可选地,所述压机上模下降至所述外铝管塑性变形起始位置时,所述气缸组件的输出端缩回。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在对电暖风加热管进行生产制造时,首先在压机下模上定位外铝管,压机上模下降到与外铝管进行贴合,然后再获取加热条组件,通过气缸组件将加热条组件置入外铝管内,最后再使压机上模继续下降,外铝管产生塑性变形,压机上模持续下降至压装位置,以使加热条组件和外铝管固定连接形成电暖风加热管。不同于现有的传统涂胶工艺,上述压装方法能够避免涂胶工艺造成的导热性能不良、过程控制复杂困难等问题,也不会产生现场胶水漏胶、废胶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同时提高了电暖风加热管生产效率以及使用安全可靠性。

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方法,该压装方法使用上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来对电暖风加热管进行生产制造,可通过直接压装的方式使外铝管和加热条组件贴合更加均匀紧密,从而替代了传统的涂胶工序,以使电暖风加热管更加便于制造加工,也避免了涂胶工序带来的成品导热性能不良的状况,从而使得成品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和管控。



技术特征:

1.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下模(1)、压机上模(2)和气缸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42),沿所述外铝管(100)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气缸(41)和所述第二气缸(42)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铝管(100)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气缸(41)和所述第二气缸(42)两者中的其中一个的输出端能伸入所述外铝管(100)内,以限定出供加热条组件(200)移动的限位通道,两者中的另一个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加热条组件(200),以将所述加热条组件(200)置入所述外铝管(100)内,并能沿所述限位通道移动至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水平垂直于所述外铝管(100)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铝管(100)的相对两侧的限位组件(5),当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100)贴合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5)能相对靠近,且当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至所述外铝管(100)塑性变形起始位置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5)能紧密贴合于所述外铝管(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块(52)、推动件(53)和悬臂(54),所述限位块(5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压机下模(1)上,所述推动件(53)固连于所述限位块(52),所述悬臂(54)沿竖向延伸并装设于所述压机上模(2)上,当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100)贴合时,所述悬臂(54)水平相对设置于所述推动件(53),并能受所述推动件(53)的作用沿指向所述外铝管(100)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所述限位块(52)能贴合抵接于所述外铝管(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53)包括滚轮(532),当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100)贴合时,所述悬臂(54)水平相对设置于所述滚轮(5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外铝管(100)同一侧的所述悬臂(54)和所述推动件(53)各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悬臂(54)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推动件(5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型块(3),所述换型块(3)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机下模(1)的设定位置,以通过检测所述压机上模(2)是否限位插设至所述换型块(3)的通槽(31)内,来判断所述压机上模(2)和所述压机下模(1)是否对准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机上模(2)包括上模本体(22)、压头(23)和弹簧机构(24),所述压头(23)较所述上模本体(22)靠近于所述压机下模(1)设置,所述弹簧机构(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本体(22)和所述压头(23)。

9.电暖风加热管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生产制造所述电暖风加热管,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至所述外铝管(100)塑性变形起始位置时,所述气缸组件的输出端缩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压机下模、压机上模和气缸组件,压机下模用于定位外铝管;压机上模能相对靠近或远离于压机下模,以与外铝管贴合并进行限位;气缸组件的输出端相对设置于外铝管的端口,并传动连接于加热条组件,以将加热条组件置入外铝管内的预设位置;当加热条组件置入外铝管内后,压机上模持续下降至压装位置,以使外铝管经塑性变形后与加热条组件固定连接,形成电暖风加热管。不同于现有的传统涂胶工艺,上述压装方法能够避免涂胶工艺造成的导热性能不良、过程控制复杂困难等问题,也不会产生现场胶水漏胶、废胶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同时提高了电暖风加热管生产效率以及使用安全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涵奇,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62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