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冻干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
背景技术:
1、药品冻干的生产有严格的要求,冻干机是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制药机械,现代冻干机一般采用物理灭菌法中的高压蒸汽灭菌,公认的灭菌温度是121℃,时间是30分钟。在高温蒸汽灭菌之后,干燥箱、板层和冷阱的温度都超过100℃,由于冻干箱自带保温层,无法做到快速的自然冷却,为了缩短药品的生产时长,冻干机上常用夹套冷却箱体,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
2、在现有技术中,夹套结构常采用一个进液口一个出液口式设计,即水流仅能够沿既定轨迹流动,进而致使短时间内水流无法完全覆盖并包裹冻干箱的外部,致使冻干箱在冷却时所需时间较长,降温速率较低。
3、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以缩短对冻干箱降温时所需时长,提升降温速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包括进液管、多个分液管以及出液管;
3、多个所述分液管均与所述进液管的输出端连接,且多个所述分液管围绕形成一具有开口的腔室,用于包裹冻干箱;
4、位于冻干箱侧壁上的所述分液管均向下倾斜设置;
5、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进液管的上方,且一端与所述多个所述分液管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分液管上具有多个连通管,多个所述连通管相互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所述分液管、所述出液管以及所述连通管均设置为不锈钢材质。
8、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之间能够形成有避让间隙,以避开冻干箱的外部部件。
9、进一步的,所述外部部件包括冻干箱视镜、冻干箱测试孔以及冻干箱小门。
10、进一步的,所述分液管设置有三个。
11、进一步的,位于冻干箱侧壁上的所述分液管的倾斜角度为1°-3°。
12、进一步的,位于冻干箱侧壁上的所述分液管的倾斜角度为2°。
13、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冻干箱底部拐角位置的下方。
14、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冻干箱顶部拐角位置的上方,且与所述进液管呈对角线设置。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通过设置一个进液管、多个分液管以及出液管,使得液体能够分流,并由于多个分液管围绕形成一具有开口的腔室,故液体能够从多方向逐步自下而上依次包裹冻干箱,从而有效缩短了冻干箱的降温时长,相应的,能够提升对冻干箱降温的速率。
17、此外,通过将位于冻干箱侧壁上的分液管设置为倾斜向下设置,故当冻干箱降温完成后,液体在自身重力以及倾斜的分液管引导作用下可加速排出,缩短设备使用后收纳时所需时间,方便下一次的使用。
1.一种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多个分液管以及出液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上具有多个连通管,多个所述连通管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所述分液管、所述出液管以及所述连通管均设置为不锈钢材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之间能够形成有避让间隙,以避开冻干箱的外部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部件包括冻干箱视镜、冻干箱测试孔以及冻干箱小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设置有三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冻干箱侧壁上的所述分液管的倾斜角度为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冻干箱侧壁上的所述分液管的倾斜角度为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设置在冻干箱底部拐角位置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冻干机自排水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设置在冻干箱顶部拐角位置的上方,且与所述进液管呈对角线设置。